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星堆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12月17日晚,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

材料二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会在成都召开,通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成果----新发现6座“祭祀坑”。金面具残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再次惊艳全世界。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以上两则材料给你哪些感悟?
(2)让文物活起来,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2021-05-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材料一   近日,沈阳故宫清文化元素主题咖啡馆“莊啡”开门营业。据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介绍,“莊啡”是传统文化与时尚生活融合的成果,是沈阳故宫文创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新突破。像清宫咖啡这样的文创美食,其实是近年来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创方向之一。国家博物馆的“如意糕”和“四羊方尊”巧克力,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荷花雪糕,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面具饼干”……这些别出心裁的文创小吃大受欢迎。

材料二   2021年春节期间,一群娇憨灵动、活泼可爱的“唐朝小胖妞”凭借一支古典舞火遍网络。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是一支约5分钟的舞蹈节目,作品将大唐风华融于少女的一颦一笑。舞蹈背景运用5G+AR技术,配以“妇好鸮尊”“千里江山图”“青铜牛尊”等八件国宝,唐朝少女们在国宝国画之中穿行起舞,让国宝、国风与国潮同频共振,为观众和网友奉送上一场文化盛宴。也让专业人士发出“传统文化创新传承成顶流”的赞叹。

身处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文艺创作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全新挑战,但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化,坚守民族之“根”,永远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化,坚守民族之“根”,永远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2)让传统文化从厚重历史走入寻常生活,上述材料给你哪些启示?
3 . 传承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的今与昔(一)

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是世界闻名的古文明遗址。1980年至1981年间考古学界把三星堆遗址第二期起连续几期文化遗存称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自从1929年被发现以来就不断的出土大量的文物,以稀奇古怪的青铜器和陶器闻名,一出土就震惊全世界。2020年9月以来,新出土了500多件文物,发现了6个祭祀坑。

三星堆祭祀坑的大量出土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86年出土的两棵大铜树和一个大型铜人立像。在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种龙树生长在上古时期,由于长得特别高大,所以能直通天上。它是天上和大地的“桥梁”,因此树上常有神龙和太阳鸟栖息。神树不仅能保护庄稼,还能邦国安民,以强大的身躯和力量保护着地上的一切生灵。据三星堆博物馆消息,3号神树的修复初具成效。35年前出土时的70多件青铜残件,经文物专家预拼接,也已经重新勃勃“生长”。


(1)保护和宣传三星堆文化及对文物的修复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

文化的今与昔(二)

浙江温州女孩苏清吾出于对古建筑的热爱,自学榫卯、斗拱、彩画等技术,历时半年在老家庭院中仿造出一座故宫的亭子。无独有偶的是,近日“一小学将红拳纳入体育课”冲上热搜,引发网友们的热议。该校从2018年引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经过3年多的推广,红拳已成为常态化的体育教学,据了解,红拳盛行于陕西关中等地,是中华民族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读完上述两则材料,今后你打算如何去做?
2021-04-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分析说明题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近期,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备受瞩目,在各平台引发霸屏之势。自3月20日央视新闻频道退出《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目后,四川广汉三星堆连开6个祭祀坑“盲盒”,上百万网友在线观看发掘直播,见证三星堆文物出土过程。深圳市某中学九年级(三)班的学生在老师了带领下观看了文物出土过程。

材料二   在观看完直播后,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及其神秘。金面具残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等文物深深地吸引同学的目光。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并简述老师带领同学观看文物出土视频的意义。
(2)你所在的学校即将开展文化艺术节活动,根据题图的提示,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其中一件文物吧。
2021-04-0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中学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材料一   2020年,故宫建成600年。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早已不是一个静止的博物馆,一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而是一座色彩鲜活的生活馆,一个活力四射的文化空间。600年过去,宫墙如旧,但在当下年轻人的眼里已有了不同的容貌。如今的故宫,变得青春、平易近人,一到北京下雪天,故宫就热闹非凡,人比雪花还多;修复珍宝文物的匠人,成了备受年轻人喜欢的“男神”;一小件故宫文创产品、一支“紫禁城雪糕”都能受到热捧,《故宫日历》成了岁末最抢手的日历。《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影视、综艺,让静态的宫墙和尘封的历史散发光彩和魅力。

材料二   2020年,因为疫情的冲击,“云时代”“云端见”成了这一年充斥各种文化场所和消费空间的流行形式,虽然这一转变始于无奈,但危机也推动一些文化产业找到“新赛道”。疫情期间,布达拉宫进行了1388年历史上首次直播,51分钟里有92万网友“云游”布达拉宫,并登上了布达拉宫红宫顶层;很多国宝真品都能无压力地展示在千万人面前。甘肃省博物馆拿出此前极少亮相的“马踏飞燕”真品,三星堆秀出了“祭山图玉边璋”。

来自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解说员,和某知名主播于同一时段8点档开播,很多人无意逛进西安碑林博物馆直播间,竟然被迷住了,解说员讲足两个小时都难以下线。“云端自救”的文化产业,没有做不到的事。书店可以点“图书外卖”了,云端演出层出不穷。疫情不能阻止我们继续享受文化生活,动动脑子,换个形式,精彩依旧。


(1)结合材料一,谈一谈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国的历史遗迹都成为年轻人的最爱,成为全世界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
(2)结合材料二和学科知识,谈谈“云端自救”的意义。
(3)为了使传统文化不断焕发生机,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请你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21-04-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〇一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