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宪法至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570 道试题
1 . 2024年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拉开帷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神圣职责,共赴这场“春天的盛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报告的相关内容

【正确领导——制度优势】

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1)材料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积极作为——大国形象】

一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积极有作为体现出中国具有怎样的形象?

【共绘美景——勇于担当】

今天的中国,长风破浪,未来可期。相约在“春天的盛会”里,代表们履职尽责、集思广益,形成广泛共识,凝聚信心力量,共同描绘振奋人心的美好图景,激励着中国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3)请结合所学知识,把资料卡中①和②代表的内容补充完整。
(4)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少年应具有怎样的情怀与抱负?(两点即可)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初中毕业考试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11日起施行,某校组织学生学习,小明同学做了相关笔记并撰写感悟。

第六条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二)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
……
(六)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
……

学法感悟

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

(1)结合材料,简述小明学法感悟的理论依据。

材料二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之名凝聚奋进新时代磅礴力量。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两位同学有如下讨论: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评析两位同学的观点。
昨日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3 . 【法治之路】

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我国宪法第一条还规定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我国宪法的本质是②和的统一。

材料二   20235月至12月,教育部举办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推动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宪法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日常教学、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暑期作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增强自己的宪法意识?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消除各民族间的差异,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③新型民族关系推进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毛泽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以下关于宪法相关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呢?——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我国宪法的地位?——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
③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④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进行宪法宣誓的依据是(     
①约束政府行为,确保服务人民②国家机构的职权源于宪法的授予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唯一活动准则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乡村兴则国家兴。自2023年起,重庆深入实施“千个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推动全市乡村面貌整体提升。2024年3月19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公布了“2023年度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结果,大渡口区跳磴镇金鳌村获评五星级示范村。请阅读下列材料,运用国情国策知识回答问题。

注:“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农业“接二连三”:将农业(第一产业)与加工制造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相结合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1)大渡口乡村振兴实践模式的成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有区县想邀请大渡口区进行经验分享,请你运用富强与创新、文明与家园、制度的相关知识,替大渡口区写一份经验分享宣讲稿。
(2)因地制宜,向“新”而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请你为大渡口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再提出至少两个新发展项目。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第八中学校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站稳人民立场,是党治国理政的鲜明价值取向。不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还是兜牢民生底线,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其背后彰显的无不都是人民主体的重要性。请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法律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盲文文件彰显国家温度】

王永澄是一名盲人,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他说:“全国人大开会时,专门为我提供了盲文版文件,这体现了国家对我们残疾人群体和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作为盲人代表,我深受鼓舞,要继续为残疾人事业呐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残疾人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我是一个盲人,能从基层走到人民大会堂,依法履行职责,我感到这就是摸得着的民主!”

来北京前,王永澄下足了调研功夫。从盲人学校到残疾人工作场所,开了几场意见征求会,根据群众们的建议,他提交了关于解决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执业备案方面的议案。

【新法宣传惠及民生福祉】

针对网友们在政务直播间频繁提及的“大数据杀熟”、商家“搭售”行为、“自动续费没有提示”、“虚标价格再打折销售”等消费维权难的问题。重庆市市场监管总局决定针对将于20247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展开新法宣传,为大家答疑解惑。《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大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明确了商家责任,对部分消费热点难点问题作出明确和具体规定,亮点纷呈:

1.“大数据杀熟”不能只归咎为商家道德层面,它本质就是一种“价格欺诈”,“差异化营销”要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为前提。

2.“搭售”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强制消费的违法行为,《实施条例》为此类现象的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3.“自动续费是信息时代发展出的一种新模式。”经营者要明确,续费前必须向消费者明示,要在格式合同或是书面合同中写清楚。

……

《实施条例》出台之后,相信对于提振百姓市场信心,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请你运用宪法知识,分析王永澄深受鼓舞的原因。
(2)请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法治中国知识,谈谈市场监管总局为何要进行新法宣传?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第八中学校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精神,根据宪法,制定并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第三十七条(节选)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以下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原因及影响推论正确的是(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立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人民最基本、最普遍愿望得以实现
B.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提升公民爱国的法律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C.党领导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D.宪法是根本法→宪法应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具体规定→确保法律法规符合宪法规定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第八中学校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国务院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首部综合性立法,也是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完善网络欺凌防治机制。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①实行良法之治,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③该法出台开启了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制度建设
④在网络世界里未成年人隐私容易遭受侵犯,网络平台可以通过罚款制裁侵权行为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第八中学校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