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17 道试题
1 . 宪法知识宣传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这一日,某校开展宪法知识宣传活动。下面是八年级(1)班在知识宣传活动中的知识竞赛环节,请你参与:
将下面左边方框内信息与右边方框内信息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最正规、最权威的维权方式
3.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宪法的核心内容
a.诉讼
b.人民调解
c.坚持依宪治国
d.中国共产党领导
e.国家监察委员会
f.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g.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d-e-b-cB.d-a-f-gC.d-e-b-gD.d-a-b-e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海洪初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深刻阐释宪法的崇高地位,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求把宪法实施贯穿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全过程,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指明了方向。

▲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坚决守护国防绿”“英烈红。在2023年中,依法惩治危害国防利益、侵犯军人军属和英雄烈士合法权益违法行为,起诉364人,同比上升7.1%。办理国防和军事领域、军人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1202件;救助遭受不法侵害的军人军属、退役军人1331名。办理英烈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875件。

▲2024年度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如期启动,活动期间,各地网民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建言者既有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又有生产一线的职工群众,既有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从业者,也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大家围绕自己关心的领域和话题,写下思考与建议。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十校联盟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23年4月开始,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开展主题教育,是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②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十校联盟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12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某学校八年级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学习宣传活动。

(1)八年(1)班进行宪法晨读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晨读的部分内容,请完成。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____

(2)八年(1)班以“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运用所学知识,补充完整图中内容: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     
A.我国的国家性质B.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C.宪法的基本原则D.我国的根本制度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这说明(     
A.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B.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C.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D.人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全部实现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2024年全国两会继续开设“委员通道”“部长通道”,为的是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诠释“好政策”,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在我国,“人民是阅卷人”的原因在于(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人民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④我国始终坚持公民至上的宪法原则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这生动地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中国共产党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这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下列做法贯彻了这一宪法原则的是(     
①行政机关简政放权,努力让群众少跑腿
②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
③为保障经济发展,某地政府默许当地企业随意排放污染物
④监察机关监督公职人员,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 . 为关注社会动态,培养政治认同,某校八(1)班围绕“探寻治国理政之道”开展以下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第一组:为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诞生过程,同学们收集并整理了以下资料。

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2023年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意见。

2023年10月2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对社会公众的意见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吸收采纳。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诞生过程中蕴含的道理。

第二组:摘录了有关新质生产力的资料,并展开了讨论。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2)请你运用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分析说明国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原因。

第三组:面对社会治理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该组同学搜索到一则案例:

在南京市实施垃圾分类过程中,一些居民或单位对建立垃圾分类箱等做法本身并不反对,但抵制将此类设施建在自己的楼栋附近,人们称这一现象为“邻避现象”。造成“邻避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政府在设施选址征求意见时,公民参与意识缺乏;设施建成后,公民存在过度维权,甚至采取非法手段维权的行为。“邻避现象”,谋一己之利而让垃圾分类陷入困境,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3)请你针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邻避困局”建言献策。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