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1 道试题
1 . 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贯穿全国两会的高频词。新质生产力被视为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正成为各地“百舸争流”的澎湃动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此,某班开展了“向‘新’而行,以‘质’致远”项目式学习,探寻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之路。请你参与其中,并用国情国策等相关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项目主题:而行以致远
正视发展瓶颈聚焦发展之路破解发展难题
重庆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城,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然而,重庆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重庆的经济增长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重庆市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但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老龄人口比例增加,且人口流失严重。二是重庆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汽车、电子、钢铁等重工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三是重庆的产业结构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撑,创新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不利于提升重庆的产业竞争力。路径一:因地制宜,激发创新之力因地制宜,兴盛一城。我市积极规划布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现已形成以长安系为龙头、十多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产业格局。2023,“重庆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二。长安深蓝在东南亚一个月订单达3000辆;赛力斯出口订单超2万辆……在重庆再升科技公司,同学们看到了国产大飞机C919装备的轻薄棉衣”——玻璃纤维隔音隔热毡。此前,全球范围内,仅有美国公司能生产此种飞机棉。目前该公司已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路径二:立足川渝,凝聚改革之力立足川渝,造福一方。重点实验室能为创新提供源泉,是创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摇篮。川渝反复磋商十余次,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攻坚,破除体制机制障碍,2023年底,共同出台《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共建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路径三:服务企业,凝聚多方之力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是央企中将高端数控机床作为核心主业的企业,而重庆理工大学拥有时栅测量的原创性技术和大批专家。两者优势互补,创新合作模式,成立研发专家团队,快速推动了纳米时栅技术在机床领域的转化应用。高新区政府为国测时栅提供包括政策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发展的堵点、卡点迅速打通。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该班调查到渝东南XX村发展的几个痛点,拟破解该村发展难题。痛点1:该村群山环抱,草原、星空、梯田、古寨一应俱全。虽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但村庄环境差,游客不愿来、来了留不住,村民们端着金饭碗卖着铜价钱。痛点2:该村世代以种稻为生,产出的稻米曾经是敬献朝廷的贡米。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演进,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价格成本刚性上涨,加之水稻种植产业链短,村民种水稻很难赚到钱。痛点3:当前,该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村民参与村务积极性低,村委会和村党支部职能也大打折扣。加之数字时代大潮来临,拥有新思维、新技能、新观念的农村人才愈发匮乏,村庄经营管理专业性人才紧缺。

(1)请你结合“正视发展瓶颈”,分析重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困境何在?
(2)请你结合“聚焦发展之路”,探究重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经验。
(3)请你结合“破解发展难题”,就该村激活乡村新质生产力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2项)。
2024-06-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巴南区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某校开展以“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去现场,访民情】为让大家感受新时代我国乡村发展变化,第一组同学前往某村民广场进行现场采访:

农场主老刘:我的农场已经全部实行机械化操作,多亏了国家政策好,不仅有各项补贴,还帮忙销售,农场经营地越来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好!

书店管理员小马:现在,政府牵头给村里建了农家书屈,这不仅让年轻人通过读书学到种植技术,还能让老人们看报纸、学书法,享受晚年生活。

村民小张:村里积极开展与法同行活动,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然盼问题,满足了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法律服务需求。

(1)结合第一组同学的采访,请你破解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的密钥。

【看政策,明发展】第二组同学在网上查阅到《科技创新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部分内容:到2023年,某市科研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件以上,努力建成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创新策源地、国家级汽车产业创新集聚区。

(2)请结合展示内容,运用所学知识,阐明这一行动方案的理论支撑。

【做总结、谈感受】

(3)活动结束后,同学围绕此次探究活动写下了收获和感悟,没有写完整,请你补充完整。
同学们: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体会到了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2024-06-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鹰潭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
2024-06-05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
2024-06-0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
2024-06-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我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如今,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塑造工业发展新动能。

材料一   随着技术革命性突破,新技术对产业的改造提升扑面而来。上海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机器人密度已达260台/万人,推动着上海的产业结构将向更高端、技术密集型方向 转型。浙江面向人工智能、区块链、未来网络、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推进一批“新星”产业群 和浙江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2023年,安徽新组建的近500家省级创新平台当中,89% 由企业牵头组建,有力地支撑了企业创新体系的重塑。

(1)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以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做法。

材料二   “大国工匠”许君峰,从学徒工开始就扎根现场,20年来,他积极参与各类大小技术改造、攻克一个个难题,做出百余项创新及各类合理化改造提案,近15篇论文在国 家级刊物上发表、获国家专利13个,他的团队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许君锋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他在采访中说道:“作为‘工匠’,最为讲究和崇尚的是把工作做深,做透,追求极致。”

(2)请从“生命的思考”与“守望精神家园”两个角度,分别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许君峰人生的精彩之处。
(3)未来已来,唯变应变。面对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你有哪些感悟?
2024-06-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大名县第十中学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202310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来到江西省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进行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第一站,来到长江九江城区段。总书记指出,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出发,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长江保护好。总书记来到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详细了解企业转型升级情况,鼓励大家要再接再厉,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智能炼化企业。

景德镇被誉为千年瓷都,在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总书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等情况,同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亮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1)拟题: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4-06-0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鹰潭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它是代表新技术、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对“新质生产力”解读正确的是(     
①“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属于制度创新
②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④企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唯一主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奋进新征程建设新安徽】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感知

材料一   2月2日下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长三角办)以“提效率、强效能、重效果”为目标,组织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4年工作部署专题会。总结今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情况,研究明年工作安排。

(1)材料一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贯彻什么新发展理念。
深度解读

材料二   2024年,我省将构建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科技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科技领军企业10家左右。推进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研究院。

(2)请你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角度阐释材料三中我省重视这类企业发展的缘由。
思考分析

材料三   桐城市深入挖掘“六尺巷”典故的文化内涵,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注入基层治理,探索推行“六尺巷工作法”,融入群众说事会、村规民约、积分制度等,走出一条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治理之路。

(3)请你分析“六尺巷工作法”蕴含的安徽智慧。
直面挑战

材料四   虽然面对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优秀的江淮儿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我们有底气有信心建设好美好安徽。

(4)围绕上述材料,探讨建设美好安徽的底气和信心何在?
2024-06-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项任务之首。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GDP总量统计数据显示,按不变价格计算四川省2023年上半年GDP总量实际增长5.5%,与全国增速相当。其中,成都市GDP总量高达10705.49亿元,在四川省内排第一,为第一档。绵阳市、宜宾市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为第二档。德阳市、南充市、泸州市、达州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别排名第四至第九名,为第三档。内江市、自贡市、眉山市、遂宁市、广安市、攀枝花市、广元市分别排名第十至第十六名,为第四档。资阳市、雅安市、巴中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分别排名第十七至第二十一名,为第五档。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一省五档”现象的意涵并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根本途径。

材料二   截止2024年3月,成都市启动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家、总数增至146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28条政策措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蓉漂人才矩阵”行动深入开展,新增科技领军人才982人,新落户青年人才6.9万人,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成都市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3)九年级某班拟举办“科技赋能、创新主导”主题活动,请你为该主题活动的形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4-06-02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