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弘扬创新精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9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发展引领未来

中国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着力提升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夯实了基础。随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扎实推进,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和产业化,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提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500次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转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1)材料反映了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有哪些?
(2)结合材料,谈谈中国重视创新的必要性。
(3)作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2024-06-0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第十四中学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依据材料作答。

【创新谋求发展】

在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新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新质生产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阅读上述材料,说一说你从中获得的感悟。(四个方面)

【智慧参与网络】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在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这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与讨论。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请任选一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2024-06-0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3年至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

材料一   20244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揭晓。老科学家俞鸿儒、特教老师刘玲琍、社区干部孟二梅、泳坛名将张雨霏、水稻专家杨华德、老艺术家牛犇、友谊使者穆言灵、大国工匠张连钢、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以及蓝天卫士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获此殊荣。春华秋实,感动依然,十多位年度人物的故事,是感动,更是感召。他们的事迹令人动容,传递出了严谨务实、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更凝聚起14亿多人民群众向上向善的非凡力量。

材料二   2013年,张连钢抱着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的重病之躯,受命担任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筹建项目组组长。面对国内技术空白、国外技术封锁,他带领团队经过13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奋斗,建成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成功攻克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技术难关。他说:做事业一定要有家国情怀,立志要给国家做贡献,在自动化码头上,我们要摆脱扭转跟在人家后边学的这种现状,我们要走在前面去。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年度人物的故事是感动,更是感召”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谈谈张连钢身上有哪些感动我们的力量。
2024-06-0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用典”,下列对“用典”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B.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发扬勤劳勇敢实干奋斗精神
C.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D.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尊重和保障人权
2024-06-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这一热词成为众多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

【向“新”而行】

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达州市将坚持因地制宜、以“新”促“新”,以新质生产力发展加速度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达州大地创“新”提“质”的万千气象涌动,汇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团团星火。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达州市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少3点)。
(3)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达州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哪些力量?
2024-06-0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航天成就我骄傲】

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制定了以载人飞船起步、以空间站为目标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开启了我国独立自主研发载人航天的艰辛历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胸怀航天报国理想,实践科技强国的艰辛探索,突破和掌握了许多重大关键技术,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技术成采: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太空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

【航天英雄我学习】

航天员朱杨柱,从小就有一个翱翔蓝天的梦想。读高中时与空军招飞选拔失之交臂。在军校学习飞行专业期间,又与空军面向大学生招收飞行员擦肩而过。虽然无缘飞行梦,朱杨柱却坚持在航天飞行领域继续深造、潜心研究。2018年初,朱杨柱第三次向他的飞天梦发起冲锋,经过层层选拔,入选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系统训练,他从一名军校教员成长为我国空间站的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回顾10余年追梦路程,朱杨柱寄语中学生:心中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珍惜青春,不负韶华。

(1)结合材料,阐释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原因
(2)从梦想角度,谈谈朱杨柱10余年追梦路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3)学校准备开展传承弘扬航天精神宣传周活动,请设计一个活动主题。
2024-06-0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预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大美湖北共话发展】

某班围绕“湖北高质量发展”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应任务。

湖北省副省长蔚盛斌:“五个一”带你读懂湖北之美
一幅美丽的画大江大湖、群山巍峨。长江、汉江、清江如三条玉带镶嵌在荆楚大地上。
一本厚重的书长江文明、楚文化、三国文化厚重深远,苏东坡的《赤壁赋》等万世流芳。
一首激昂的诗武昌起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革命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拼来山河无恙。
一座丰饶的园美食香飘四海,名茶回甘悠长,汉服、道地药材备受欢迎,智能家电畅销世界。
一架通达的桥高铁网、长江高等级航道,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连接全国、通达全球。
(1)【推介湖北之美】请你从材料中选取一个点制作湖北推介名片,附简要的推介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谈推介理由(示例如下)。
☆名片:“华中药库”——恩施
☆推介形式:到林博园实地参观,剪辑或录制视频网络分享等。
☆推介理由:①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我们要发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文化;②恩施州是全国中药材九大主产区之一,种植品种超过六十多种,被誉为“华中药库”;③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提升文化自信和健康素养。

湖北省省长王忠林表示:2023年,湖北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领先中部。湖北将加快能级跃升,不断增强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强化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支点的硬核竞争力;坚定扩大开放,不断增强支点的要素集聚力;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增强支点的生态承载力;促进协同融通,不断增强支点的辐射带动力。

(2)【共话发展之策】请你就如何让湖北绿色底色更“美”、人文特色更“优”、发展成色更“新”向政府建言献策。任选一个主题作答即可。
关于____的建议
____
____
____
……
2024-06-0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恩施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聚焦2024年两会】

2024年的两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盛会。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结果显示,“美丽中国”“投资中国”“高效办成一件事”等上榜全国两会“十大”热词。

2024年全国两会新词热词

新质生产力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高效办成一件事”

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投资中国”

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美丽中国先行区”

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1)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解读以上两会热词。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强力攻坚“制造强市”建设中,济宁对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进行了作答: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不断培育壮大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的新质生产力。2024年的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济宁市将加力推进科技创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特别是要强化创新核心地位,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

(2)谈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济宁实践产生的效用?
(3)新质生产力呼唤高素质劳动者,劳动者要向新而行,青年更要挺立时代潮头,这需要我们做好未来职业规划。
我的职业规划书
未来的职业:_______
选择的理由:_______
我的具体行动:_______
2024-06-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济宁学院附属中学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感知安徽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感知安徽经济发展

材料一   下图是我省近五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柱状图,认真观察此图,回答下面问题。

(1)上侧的柱状图可以得出怎样的客观事实?

探究方法出路

材料二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4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2)解决我省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你有何“金点子”?

拓展思考

材料三   新春伊始,安徽大地上兴起一场对新质生产力的大开发。从合肥市经开区的蔚来中心,到淮北市矿业集团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全省积极开拓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3)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对我省的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4)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024-06-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品读“感动中国”人物故事汲取奋进力量】
故事一故事二故事三

俞鸿儒

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他潜心研究风洞技术已有60余年。科研成果在报国家奖项时,作为主要设计者的他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

萧凯恩

3个月大时,因眼癌摘除眼球。她在黑暗中坚持追逐音乐梦想,20岁时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

刘玲琍

湖南衡阳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她扎根讲台33年,坚持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她教的80多名听障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

品读以上故事,书写你的感悟。
故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丽江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