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雷阵雨过后,我们有时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就是臭氧的气味。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市臭氧浓度的日变化与月变化图”。


材料二、不同高度的臭氧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平流层臭氧阻挡高能量的紫外线辐射,扮演地球生物保护伞角色,若该层臭氧含量减少,会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对流层具有强氧化性和刺激性的臭氧却是一种光化学污染物。臭氧污染并非直接排放导致,它的形成有其特殊条件,在高温、日照充足、空气干燥时,臭氧与进入到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阳光下“见面”,发生大气光化学反应,易生成臭氧污染。


(1)在下图中用“O3”符号标出臭氧扮演地球生物保护伞角色时所处的位置。说明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2)依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市可能发生臭氧污染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并阐述理由。
(3)为降低臭氧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 . 某校地理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绘制了某地地层剖面图,如图。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示意该地质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繁盛物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层(     
A.记录了46亿年的地球历史
B.自上而下形成的年代渐早
C.自下而上反映完整生物进化史
D.反映出不同宙的地层特点
2.图中地层反映的环境特征是(     
A.甲层—气候冷干,植被稀少B.乙层—哺乳动物最为繁盛
C.丙层—海洋生物保持繁盛D.丁层—地球上生物极其稀少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河南省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个区。下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年~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南省1450年~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空间分布特征是(     
A.北部少于南部B.南部少于北部C.分布较为均匀D.西部多于东部
2.为减轻河南省水旱灾害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B.加强天气监测预报C.大力发展节水农业D.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2022-07-18更新 | 205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不同植被带0~10厘米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冬季雪岭云杉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伊犁河谷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土层厚度B.光照C.海拔D.人类活动
2.图中森林植被的特点(     
A.四季常绿B.树冠浑圆C.纸质叶片D.结构复杂
3.关于针叶林下土壤特征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淋溶作用强——常年径流大B.枯枝落叶厚——低温分解慢
C.土层分层多——土层原度大D.土壤酸性强——矿物分解快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有这样的描述:“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有些板根十多米高,延伸十多米宽,形成巨大的侧翼,甚为壮观(如图)。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遍布,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



(1)指出游记中所描述的森林类型,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2)从板状根植物根系发育的角度,推测该地的降水特点。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场的形成需要有利的地形和天气条件,布袋盐场是我国著名的盐场。下图左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下图右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



(1)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指出台湾海峡海水盐度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台湾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3)说明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并分析造成冬、夏季盐度差异的原因。
2021-04-07更新 | 1026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B.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C.三叶虫—鱼类—恐龙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2.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及由此推断当时的环境特征是(     
A.太古代——温暖湿润B.中生代——森林植被茂密
C.古生代——寒冷干燥D.晚古生代——火山活动频繁
10-11高二下·湖北宜昌·期中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8 . 我国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图甲、图乙及其中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图反映出的地理环境分别是(     )
A.甲:山高水深,常绿阔叶林茂密 乙:河口地带,鱼米之乡
B.甲:春寒料峭,野渡无人 乙: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
C.甲:北雁南飞,叶落草枯 乙:一种喀斯特地貌
D.甲:丘陵春深,溪水奔流 乙:江南水乡,丘陵广布
2.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B.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
C.海拔不同D.人类活动不同
2021-01-13更新 | 33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年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9 . 青藏高原上的人习惯穿露一只胳膊的不对称大袍,服饰的特点是宽松的腰部、两支可触及地面的长袖,如图1;图2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藏袍”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A.山峰多冰川B.昼夜温差大C.草原面积广D.高原光照强
2.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     
A.②强④弱B.①弱③强C.①强②弱D.③弱④强
10 . 读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下图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该景观特点____,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二中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
(2)乙同学考察:“魔鬼城”,突遇沙尘暴,“魔鬼城”瞬间变成了“销烟弥漫”的战场,阵阵妖风呼啸而来,地面上飞沙走石,空中沙尘蔽日,成群结队的沙砾横着“扫射”过来,感觉是就像中了“埋伏”,而敌人的火力是一排排“喷砂枪”,打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____图(填数字),“魔鬼城”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魔鬼城”、沙尘暴的形成分别体现了什么外力作用________
(3)简要说明图三所示农业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____
2020-10-27更新 | 1292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