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18 道试题

1 . 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2.与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A.孢子植物时代B.蕨类植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

2 . 2018年11月26日凌晨,蚌埠市出现雾霾天气,能见度普遍低于200米,这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左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下图为城区某处建筑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据此完成下列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太阳长波辐射B.③--地面长波辐射C.②-大气的削弱作用D.④--大气辐射
2.左图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为了(     
A.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
B.增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光合作用
C.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
D.增强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
3 . 在旅游过程中下列地形区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是(     
A.平原B.山脊C.山谷D.山顶

5 . 温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水杯、浮漂和长尾夹等工具进行海水密度影响因素模拟实验。下图为实验结果,甲、乙两杯水仅温度不同,丙、丁两杯水仅盐度不同。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①甲水温高于乙②乙水温高于甲③丙盐度高于丁④丁盐度高于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下列关于世界表层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纬海区降水多,导致海水密度向高纬递减
B.低纬海区水温高,导致海水密度向高纬递增
C.高纬海区蒸发弱,导致海水密度向低纬递减
D.高纬海区盐度低,导致海水密度向低纬递增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风暴潮是指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1368—1911年,苏沪浙地区有确切发生日期的风暴潮共计388次(下图),其中发生在朔望日前后的有266次。


材料二:上海是我国风暴潮灾害的频发区域之一,风暴潮严重影响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海平均海拔为4m左右,是我国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最快的区域之一。上海占据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和长江出海口的优越区位,许多重大工程或产业均沿海而建。上海在滨海地区有约290km的盐碱地。这些盐碱地的形成与风暴潮关联较大。


(1)简述1368—1911年,苏沪浙地区风暴潮的时间规律。
(2)分析上海风暴潮灾害风险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3)分析风暴潮灾害会加剧区域土地盐碱化的主要原因。
(4)指出GIS在应对风暴潮灾害中可发挥的作用。
2023-02-03更新 | 12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考二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7 . 正确反映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     
A.曲线AB.曲线BC.曲线CD.曲线D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的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内,存放着一块名为中华龙鸟的化石,因其最早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因此取名中华龙鸟。中华龙鸟生活在距今1.25亿年的时期,身上长有羽毛。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为爬行动物向鸟类过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右图是中华龙鸟复原图。

(1)中华龙鸟生活的地质年代为____代,此时期繁盛的植物是____,该时期也是重要的____形成期。
(2)中华龙鸟生活时期,也是____动物繁盛时期,典型代表动物是____。中华龙鸟繁盛的地质年代,陆地开始____(填“聚拢”或“解体”),各大陆开始出现明显的位置移动。
(3)说出中华龙鸟生活的地质年代的自然环境特征。

9 . 直接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总称为北极河流(下图示意)。近些年北极河流入海径流量显著增大,对北冰洋的生态环境及全球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M海域冬季冰冻线距离海岸线比其他海域远,其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北极河流数量最多
C.有暖流流经D.潮汐和风浪作用强
2.北极河流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海水温度下降B.海水盐度减小
C.海水密度不变D.海水透明度增强
3.下图中最可能与 M 海域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一致的是(     
A.B.
C.D.

10 .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指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而水域用于水产养殖。这不仅实现了“一地两用”,还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长江中下游地区
2.“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提升大气温度B.降低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增强地面辐射
2023-01-31更新 | 612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四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