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5 道试题

1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  )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B.乙山为断块山C.地形主要为山地D.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6-11-27更新 | 93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文综地理试卷
2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
(4)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简述其理由

3 . 河南省的碴岈山风景区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区,下图为碴岈山“石猴”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石猴”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A.①B.②
C.③D.④
2.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①岩浆活动   ②变质作用   ③地壳运动   ④固结成岩   ⑤风化、侵蚀作用
A.①③⑤B.①②③
C.②③④D.③④⑤
4 .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         ;乙        ;AB        
(2)该地上覆岩层是           作用形成的。
(3)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甲地还是乙地?            ,原因是                                                                      
5 . 如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地壳下降、侵蚀作用、地壳上升、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D.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12-13高一上·黑龙江绥化·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2016-11-26更新 | 51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庆安三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7 . 图1为世界部分地区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可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________季,该季节乙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填表比较D、E两地7月降水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D地
E地
降水差异


形成原因



(3)A、B、C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A→B→C气候的________(大陆性或海洋性)增强,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大利西西里岛(图1中乙地附近)的埃特纳火山自2011年以来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图2中的________环节(填字母)、________(填数字)。
13-14高一上·河北邢台·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该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图中各数字代表地质作用,岩浆岩、变质岩可能在甲、乙的相应位置,则属于外力作用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A.⑤⑦和⑥⑧B.⑥⑦和⑤⑧C.③④和①②D.⑤⑧和⑥⑦
2016-11-26更新 | 8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12-13高三上·安徽阜阳·阶段练习

9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图中各类岩石的形成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
A.A、D、G、B.B、E、D、A、F
C.G、B、A、E、DD.G、F、B、D、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在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处打井开采
2016-11-26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3届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11-12高一下·浙江金华·期中
10 .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岩石,则它们中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③和④D.①和④
2.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
A.a—变质作用B.b—风化作用
C.c—重熔再生作用D.d—侵蚀作用
3.经过d过程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A.有层理构造B.常含有化石
C.多气孔构造D.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