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产自云南点苍山的大理石,裁切后的石板常有独特的花纹,呈现出类似天然的山水画的画面。在当地,天然石画又称石板画,古玩行里俗称“老石片儿”。图l为一幅“老石片儿”照片,图2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老石片儿”的岩石与图2中岩石类型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一③B.乙一②C.丙一④D.丁一①
2.与“老石片儿”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有(     
①沉积作用形成砂岩②变质作用使岩石性质改变
③内力作用使岩层隆起       ④外力侵蚀使矿床出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下列关于“老石片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富含有色矿物质致色B.其“山水”是古生物遗体
C.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D.岩层中可能找到煤炭
2021·上海·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今年暑假交大附中王同学在贵州某地户外探险时发现一块带有花纹的岩石,后经查询资料得知,岩石上的花纹实为2亿多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海百合化石。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该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3 . 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小明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小题。



1.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D.岩石崩塌
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4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乙丙甲
2.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1-09-06更新 | 9195次组卷 | 46卷引用: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A卷·夯实基础)-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AB卷(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 . 中国地质工作者深入甘肃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⑤⑥的岩石类型分别是(     
A.沉积岩、变质岩B.沉积岩、岩浆岩C.岩浆岩、沉积岩D.变质岩、沉积岩
2.左图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右图中的(     
A.①B.③C.④D.⑤
2021-09-02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二章 岩石圈和地表形态(提分小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尖子生选拔卷(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下图1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主要通过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图2)获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判断水石的形成过程( )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侵蚀
B.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C.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内力挤压—搬运沉积
2.下列关于“水石”采集的时间和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
A.6~9月,水量大,搬运能力强B.10月~次年4月,水量大,搬运能力强
C.6~9月,水量小,玉石显露D.10月~次年4月,水量小,玉石显露
2021-08-25更新 | 56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B卷·提升能力)-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AB卷(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021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示意图,其中f层为岩浆形成的地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图示信息可推断,地层的形成距今时间最短的应是(     
A.aB.bC.fD.g
2.在图示地层中最不可能发现生物化石的是(     
A.aB.bC.cD.f
2021-08-20更新 | 1165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二章 岩石圈和地表形态(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尖子生选拔卷(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8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地对应的地质构造或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甲——火山B.乙——向斜C.①—风化作用D.③—变质作用
2.关于Ⅰ、Ⅱ、Ⅲ、Ⅳ四类岩石的叙说,正确的是(     
A.Ⅰ类岩石致密坚硬B.Ⅱ类岩不宜作为建筑材料C.石灰岩属于Ⅲ类岩石D.Ⅳ类岩层中可能找到煤层
2021-08-03更新 | 635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二章 岩石圈和地表形态(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尖子生选拔卷(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9 . 赛尔山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海拔2500多千米,其山顶是广阔的高山草原,草原上散布着大量排列不规则,形如卧牛的巨石(一种特殊的灰黑色花岗岩,岩性较一般花岗岩脆弱),当地人成为“牛石头草原”。草原的中央孤立存在着一座红色花岗岩山体(与草原巨石的岩石成岩时期相同),像是从草原上突然"长"出来一样。下图为“牛石头草原”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草原巨石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冰川侵蚀—冰川堆积B.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流水堆积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冰川侵蚀—冰川堆积
2.红色山体孤立存在于草原中央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抬升强烈B.风化作用缓慢C.山体岩性坚硬D.流水侵蚀较弱

10 . 世界遗产大会认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下图为三清山著名景观“司春女神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司春女神像”的岩石为(     
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
2.“司春女神像”景观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风化、侵蚀   ③岩浆侵入   ④固结成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07-24更新 | 747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二章 岩石圈和地表形态(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尖子生选拔卷(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