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读图,回答问题。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与变位,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1)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A处岩层向上拱起,但地形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是________     
(3)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4)图示地区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工程,该工程在选址时,必须避开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
2018-07-16更新 | 1302次组卷 | 17卷引用: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
2 . 试在图框内填上恰当事物的名称,使之成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单图式.(注:A代表外力作用)

(1)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2)图中箭头B、D包含的意义分别是:B________,D________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大致为:从________到形成________,又到新的________产生的过程.
2018-07-06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 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单元测试

3 . 2017年12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开发干热岩资源试验。干热岩是指埋藏于地下3-10千长没有水或蒸汽,致密不渗透、温度在150℃以上的高温岩体、它是一种新兴地热资源,可广泛用于发电、供暖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干热岩最主要分布在(  )
A.东南沿海B.华北地区C.西北内陆D.青藏高原
2.与传统地热资源相比,干热岩(  )
A.开发难度小、成本低B.埋藏较浅、分布
C.无季节变化、污染少D.产业链短、效率低
2018-04-27更新 | 35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 . 下图为一幅“地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岩层①②③④新老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③B.②晚于①
C.③早于④D.②晚于③
2.岩层①②③④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B.C.D.
2018-04-20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版高考地理江苏版单元阶段提分练(集2018江苏各地市最新模拟题):单元阶段检测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5 . 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右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A:______,B:_____,C:_____,D:______。
(2)左图中N处岩石类型对应于右图中的________。(甲、乙、丙、丁)
(3)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______、 ____,就地表形态而言甲处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开采地下水,应该选在左图中________(甲、乙)处。
6 .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北长白山天池所在山体主要组成岩石是(   
A.玄武岩B.石英砂岩C.花岗岩D.片麻岩
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重熔再生B.②——冷却凝固
C.③——变质作用D.④——外力作用
3.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安第斯山脉B.东非大裂谷
C.夏威夷群岛D.湄公河三角洲

7 .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在沿岩壁出露的各期岩系中,多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甲是        ,乙是        ,丙是         ,丁是        
(2)地质作用:①为             、②为             、③为             、④为            
(3)地壳物质循环可概括为:从岩浆到形成         ,又到新的岩浆形成。
(4)科罗拉多大峡谷岩壁的岩石从成因来看多属于    
A.甲        B.乙        C.丙        D.丁

8 .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今天地表的各种岩石和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判断图中岩石类型的名称:甲、乙两类岩石同属于     ,丙类岩石是_____,丁类岩石是      
(2)写出三类岩石转化的地质作用方式的名称:乙类岩石经_____转化为丙类岩石;甲类岩石形成地质作用是            ;乙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      ;三类岩石都可以通过       作用形成新的岩浆。
(3)说明丙类岩石转化成为丁类岩石所经历的地质过程。
2018-01-07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训练卷 第4单元 地理
9 .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其中⑦表示地壳上升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岩石中,花岗岩属于(  )
A.甲B.乙C.丙D.丁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外力作用
B.③——固结成岩作用
C.④——变质作用
D.⑤——重熔再生作用
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10 . 科学家在我国安徽发现一具23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如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鱼龙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花岗岩
2.鱼龙化石所属岩石形成过程中所受地质作用对应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