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最终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下面图1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图2分别示意长江流域六种地貌景观。



(1)长江流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长江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____环节。
(2)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甲处地貌主要为____,乙处地貌主要为____,丙处地貌主要为____。(填六种地貌景观图中的序号,每空只填一个序号)
(3)六种地貌景观图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____,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____。(填序号)
(4)长江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类型名称是____,说明其成因。
(5)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图⑥地貌相关示意图,据此描述该地貌景观的沉积物从扇顶(一般为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到扇缘(冲积扇的扇体边界)的分布特点。

2 . 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岸,有一处被称作“十二使徒岩”的神奇崖壁,其中漂亮的鸡形礁石最为著名,如今鸡形礁石已坍塌,可谓倩影永逝,令人叹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鸡形礁石坍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海浪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喀斯特作用
2.下列景观与鸡形礁石成因相似的是(     
A.黄土高原B.长白山天池
C.台湾岛女王头像D.挪威峡湾海岸
2022-01-29更新 | 5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云台山雄踞于太行山脉南端。其海拔1381m的顶峰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溶洞;但在山脚下,却分布着大规模的峡谷地貌。既有壮观的峡谷又有奇特的溶洞,峡谷和溶洞发育于同一座山上,这种地貌被科学家们称为云台地貌。从山脚到山顶,云台山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地貌特点,是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材料二:我国部分区域的地貌景观图片(见下图)。



(1)云台山顶峰大小不一的溶洞属于____地貌,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地形区),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
(2)材料二中的B、C图片分别属于________地貌,B图片所属地貌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
(3)试分析A图所属地貌地区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丰富的原因。

4 . 地质历史时期,巴塔哥尼亚地区火山活动频繁。该地区塔状尖峰与冰川交错分布,山体垂直节理发育。图左为巴塔哥尼亚位置图,图右为巴塔哥尼亚塔状尖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塔哥尼亚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火山活动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2.推测该地区塔状尖峰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火山喷发②流水侵蚀③岩浆侵入④冰川侵蚀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2021-12-07更新 | 45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5 . 读图文材料,完成各题。



1.沿EF线上的山脉是(     
A.两个国家的分界线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C.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D.两种农业区的分界线
2.关于M、N两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     
A.M地地面波状起伏,多冰碛丘陵B.N地河流切割,河谷纵横
C.M森林广布,树种丰富多样D.N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6 . 下列地理事物,属于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沙丘、沙垄B.角峰、冰斗C.溶洞D.三角洲、冲积扇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峡湾是冰川与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前期巨大的冰川切割海岸边的大地,形成一道道槽谷,当冰川消融后,海水倒灌进槽谷,便形成了峡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岸是世界上峡湾最为典型的区域。下图为峡湾形成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峡湾形成过程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岸峡湾的特征是(     
A.河湖密布B.曲折幽深C.滩多水急D.瀑布众多
2021-07-10更新 | 784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地貌的一种,常分布于高纬度沿海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岸是世界上峡湾地貌最为典型的分布区域。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形及峡湾形成过程示意图。



(1)描述峡湾地貌的景观特点。
(2)结合图示说明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3)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有利于峡湾地貌形成的环境特点。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波的尼亚湾(左图)与哈得孙湾(右图),纬度位置相近,都有多条河流汇入,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两海湾附近半岛边缘,众多狭长海湾深入陆地,使海岸线变得十分曲折。两半岛附近均有大规模海水运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附近海水自南向北,巴芬岛附近海水自北向南流动),却出现了绿林与冰雪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



(1)推测两海湾海水盐度特点,结合材料找出原因。
(2)描述半岛边缘众多狭长海湾的形成过程。
(3)分析沿岸运动的海水对两半岛景观形成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20年5月27日,我国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开展对珠峰高程新一轮测量。下图示意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拟定登顶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大本营到甲地的过程中,攀登队行进在(     
A.河谷中B.V形谷中C.冰斗中D.U形谷中
2.能形成角峰、刃脊的现代冰川(     
A.只在北极地区大面积分布B.在非洲没有分布
C.在中低纬地区没有分布D.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
2020-12-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