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约3000米,周围群山环抱、冰川广布。盆地属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200mm以下,大风日数多,盆地边缘发育众多冲(洪)积扇,盆地内部多沙漠。

材料二:如图为“柴达木盆地位置图”。



(1)柴达木盆地内部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周围山地高海拔地区冰斗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
(2)柴达木盆地边缘冲(洪)积扇的形成过程是:河流将碎屑物质搬运到_______(选填“出山口”或“入海口”),水流速度变慢,经过____________作用堆积成扇状堆积体。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2 . 表碛的厚度对冰面消融起着加速或抑制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科其喀尔冰川位于西天山托木尔峰南部,其末端海拔3000m左右,地势相对开阔,6~9月平均气温6.8℃,地形上利于消融、理论上也应该是冰川消融最强烈的部位。但实际的观测表明,冰川末端并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冰面湖是由差异消融在冰川表面形成的湖泊,当封闭的冰面湖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冰面湖会出现溃决。图表示科其喀尔冰川冰舌区不同海拔表碛厚度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推进过程中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使周边地区的气候变暖B.形成独特的流水地貌
C.摧毁沿途地区的植被D.促进土壤发育过程
2.科其喀尔冰川末端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表碛厚度大B.冰层厚度大C.太阳辐射弱D.地形坡度大
3.推测冰面湖形成和消亡的过程是(     
①冰面湖溃决,引发冰面湖消亡②冰川表面的消融速度存在差异③高出湖水面的下游冰体不断融蚀出现缺口
④冰面湖的岸边不断融蚀⑤融消速度快的冰面形成洼地,积水成湖⑥冰川表面覆盖的表碛厚度存在差异
A.①②⑤⑥④③B.⑥②⑤④③①
C.⑤①④③②⑥D.④①⑤⑥③②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3 . 图为①、②两个典型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两个典型地貌分别属于(     
A.风成地貌、流水地貌B.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
C.海岸地貌、冰川地貌D.冰川地貌、风成地貌
2.图中①、②两个典型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B.侵蚀C.搬运D.堆积
3.②地貌景观最可能广泛分布于我国的(     
A.江南丘陵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
2023-11-11更新 | 703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地理试题

4 . 耸立在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2005年测定的高度为8844.43米。研究表明,珠穆朗玛峰现在每年大约升高0.33~1.27厘米。完成下面小题。



1.使珠穆朗玛峰高度还在增加的主要力量是(     
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构造运动D.外力作用
2.使珠穆朗玛峰如此“尖峭”的主要力量是(     
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流水堆积D.冰川侵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5 . 终碛是冰川暂时稳定时期位于冰川末端的冰川堆积物。堆积作用在冰川末端的一定位置连续进行,终碛逐渐加厚增高,常形成弧状冰碛堤,称为终碛堤。冰川融水在终碛堤外形成的扇形堆积物,称为冰水扇。读冰川末端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终碛堤堆积物的特点是(     
A.大小均一B.排列有序C.相对圆滑D.棱角分明
2.自冰川末端至冰水扇,各部分形成的外力作用依次是(     
A.冰川搬运-冰川堆积-冰水搬运-冰水堆积
B.冰川侵蚀-冰川搬运-冰水侵蚀-冰水堆积
C.冰川堆积-冰川搬运-冰水侵蚀-冰水堆积
D.冰川堆积-冰川搬运-冰水搬运-冰水堆积

6 .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米的谷地里。研究发现,形成此类“红石”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的“红石”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A.粤东B.苏北C.川西D.陕北
2023-09-01更新 | 24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7 . 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图中的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的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中的景观,是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非木之林”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地貌B.乙——风沙堆积地貌
C.丙——冰川堆积地貌D.丁——流水堆积地貌
2.甲地的形成过程是(     
①沉积岩形成②岩石风化③地壳抬升④风力侵蚀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
3.与丁地貌特点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是(     
A.土壤与水文B.植被与岩石C.土壤与植被D.岩石与水文
2023-07-15更新 | 220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8 . 一部分天生桥是地下河长期侵蚀作用形成的。由于地下河的长期侵蚀作用,大部分地下河道(溶洞)上方的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塌陷坠落到河道底部,只有天生桥这一段地下河道上方的岩石没有发生塌陷坠落,这样一座天生桥就诞生了。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所说的天生桥属于(     
A.雅丹地貌B.喀斯特地貌C.海岸地貌D.冰川地貌
2.图中天生桥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
3.下列景观与材料中所说的天生桥地貌成因相同的是(     
A.新疆罗布泊魔鬼城B.澳大利亚海蚀崖C.云南石林D.挪威峡湾
2023-06-29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常见的地貌类型(知识梳理)-【学考复习】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江苏专用)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
2.形成该河谷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
2023-06-15更新 | 310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冰湖是以现代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或在冰碛垄洼地内积水形成的天然水体,冰湖溃决洪水是由冰湖快速大量排水或坝体垮塌而形成的突发性洪水,发生溃决的冰湖主要分为冰川阻塞湖(冰坝湖)和冰碛阻塞湖(冰碛湖)两大类。目前冰湖溃决已经成为青藏高原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下图分别为西藏局部地区冰湖溃决高发地带分布图和西藏地区冰湖溃决事件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湖溃决主要集中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冰湖溃决高发地带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多,冰川广布B.阴坡太阳辐射弱,冰川积累多
C.山地海拔落差大,冰川运动频繁D.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