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3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各地典型地貌景观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风沙地貌景观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影响④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岩石、气候B.地形、植被C.土壤、水文D.气候、植被
3.关于图中地貌景观所在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势高峻B.②——全年高温C.③——土壤肥沃D.④——多针叶林
2024-03-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南坡的科其喀尔冰川规模巨大,冰川消融区广泛覆盖由灰色、深灰色岩块和颗粒构成的表碛,对冰川消融影响显著。左图为科其喀尔冰川示意图,右图反映表碛厚度与冰川消融量的关系。



(1)指出表碛厚度对冰川消融量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2)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末端与主冰川脱离,形成不能运动的死冰。分析死冰形成的原因。
2024-03-0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段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分别为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著名的景点“十二门徒岩”前、后不同时期景观图,其中漂亮的鸡形礁石最为著名,如今鸡形礁石已坍塌。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鸡形礁石坍塌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B.风力侵蚀C.海水沉积D.海水侵蚀
2.下列景观与鸡形礁石成因相似的是(     
A.B.
C.D.
2024-03-0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稻城海子山位于中国青藏高原最东缘,平均海拔为4500m,目前已无现代冰川。第四纪期间这里曾多次形成古冰帽,并留下古冰帽特殊的侵蚀堆积地貌遗迹。海子山降水集中在6~9月,冬季多大风,冬季蒸发量大于夏季。下左图示意海子山地区温度和降水月变化,右图示意稻城海子山古冰帽冰川地貌特征图。


(1)简述海子山冬季蒸发量大于夏季的原因。
(2)判断图中M处古代冰川运动的方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3)根据古冰帽冰川地貌特征,推测ACD三处地形特征。
2024-03-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普若岗日冰川位于起伏和缓的藏北羌塘高原东部,是除南极、北极以外最大的冰川,海拔在6000米至6800米之间,面积约422平方公里,厚度达200多米。普若岗日冰川西侧分布有发育着冰前风成地貌,图中戈壁发育在冰碛面上,砾石多为棱角状角砾。图1为西藏地区示意图,图2为普若岗日冰川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


(1)图中冰川与戈壁之间形成较稳定的局地热力环流,冰川西侧近地面气流多沿坡面____(填“向上”或“向下”)运动,其势力强弱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最强时段出现在____(填“白天”或“夜晚”)。
(2)形成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描述图中沙丘的分布特征____
(3)该区域主要的盛行风向是____,说出该地戈壁的形成过程____
(4)从地形角度,简析普若岗日冰川面积大且厚的原因。
2024-03-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麦镇(如图)位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境内中部,附近是帕隆藏布和易贡藏布的合流处,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涌入的印度洋热带水汽迅速北上散开的起点带。通麦镇对岸存在一个大规模的堆积体,即通麦堆积体,是通麦镇对岸阿婆宗山体的一部分。通麦堆积残体很可能是冰川堆积的物质,并且存在以沉降为主的变化趋势。帕隆藏布江右岸存在三级阶地:级阶地紧邻河道,当地居民将级阶地地面部分开发成了蔬菜种植地;级阶地的中部是通麦镇的主体,通麦镇的主体建筑都坐落在该阶地上;级阶地主要由崩坡积物构成,是经帕隆藏布江河流作用形成的堆积型阶地。帕隆藏布江南岸的三级阶地在偏上游是清晰存在的,但到了通麦堆积体一侧三级阶地都没能体现出来。


(1)概括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说明通麦堆积体很可能为冰川堆积物质的依据。
(3)推测通麦堆积体与河流三级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4)若通麦堆积体的变化趋势加剧,指出引起其变化趋势加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推测在没有人为干预情况下其对该区产生的主要影响。
(5)针对通麦堆积体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对策。
2024-03-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塔哥尼亚山脉又称“巴塔哥尼亚安第斯山脉”,属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北自35°S起,南至火地岛。山体切割破碎,多山间洼地和冰成湖泊,冰川侵蚀地貌发育。山脉东部为中央大高地,逐级下降到海拔l000米,以陡峭的悬崖急剧地落入大西洋中。高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高大的林木几乎难以成活,只生长矮小的灌木,且都几乎倾向一侧。高地地区多以外流河为主,河流清澈,水生生物很少。下图为巴塔哥尼亚山脉地理位置及东部中央大高地河流分布示意图。


(1)简述巴塔哥尼亚山脉冰蚀湖发育的过程。
(2)从河流水文特征角度,分析中央大高地地区河流水生生物很少的原因。
(3)推测中央大高地地区只生长矮小灌木的原因,并指出灌木“倾向一侧”的方向及原因。
2024-03-01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为“四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山高谷深,植被丰富B.乙—雨林茂密,千沟万壑
C.丙—地形平坦,红壤广布D.丁—地表崎岖,雪山连绵
2024-03-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山脉南北坡气候差异显著。南坡沟谷众多,地势坡度相对小,西北坡及北坡地形陡峭,南坡雪线较北坡低。该区多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碛物少)和表碛冰川(冰川表面多冰碛物)(如图)。表碛冰川表层冰碛物自上而下厚度变化明显。其中X冰川为该区山谷表碛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内部多混杂着众多的冰碛物。

   

(1)分析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相较于北坡低的原因。
(2)推测X冰川自上而下表层冰碛物厚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3)表层冰碛物的厚度对冰川的消融具有两面性,尝试做出合理解释。
2024-02-29更新 | 27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喇昆仑地区海拔普遍超过5500米,8个月以上都处于冷季,即使在7月仍有大部分区域的最低气温小于0℃。喀喇昆仑冰川广布,覆盖约22800km2,总冰川体积为2200km3,占全部亚洲高山冰川的约30%,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为发达的高大山脉。调查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地冰川不断萎缩,但喀喇昆仑地区冰川面积还有所增加,被成为“喀喇昆仑异常”。1961-2000年间,喀喇昆仑冰川的冬季、夏季和全年降雪量均明显增加,夏季平均气温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左下图为喀喇昆仑地形图,右图为该地区降水及水汽来源柱状图。

(1)分析喀喇昆仑地区冰川储量大的原因。
(2)分析夏季气温呈现一定程度降低的原因。
(3)专家推测,若干年后“喀喇昆仑异常”将消失,请说明其理由。
2024-02-28更新 | 67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广州二中、惠州一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中学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地理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