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位于冰岛东南部瓦特纳冰原的杰古沙龙湖是一个天然泻湖,是冰岛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站在湖边,不远处就是入海口,可以看到湖对岸浸在水中的冰舌,游客每次来到这里看到的景象都会完全不同。这里的沙滩是少见的黑色,上面搁浅着无数被水流冲上岸的碎冰块,显现出钻石一样的光彩,因此被叫做“冰钻石”,此处美景被称为“钻石冰沙滩”。图为杰古沙龙湖的位置和海滩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黑沙滩”上沙石组成成分最接近的岩石是(     
A.砂岩B.玄武岩C.花岗岩D.大理岩
2.下列选项与沙滩上“冰钻石”的形成无关的是(     
A.全球变暖B.海水温暖C.水流侵蚀D.地热丰富
3.游客每次来到杰古沙龙湖看到的景象都会完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频繁的地质活动B.气温的逐渐升高
C.降水的不断增多D.海水的不断侵蚀
2024-03-1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知名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年大联考(中昇大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稻城海子山位于中国青藏高原最东缘,平均海拔为4500m,目前已无现代冰川。第四纪期间这里曾多次形成古冰帽,并留下古冰帽特殊的侵蚀堆积地貌遗迹。海子山降水集中在6~9月,冬季多大风,冬季蒸发量大于夏季。下左图示意海子山地区温度和降水月变化,右图示意稻城海子山古冰帽冰川地貌特征图。



(1)简述海子山夏季降水丰富的原因。
(2)简述海子山冬季蒸发量大于夏季的原因。
(3)判断图中M处古代冰川运动的方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4)根据古冰帽冰川地貌特征,推测ACD三处地形特征。

3 . 羊背石,也叫“羊额石”,指冰床上坚硬的基岩在冰蚀后被部分保留下来的、椭圆形的、微微凸起的石质小丘,常成群分布,远望如匍匐的羊群,故称为羊背石。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正午时拍摄的羊背石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世界主要分布于(     
①新西兰   ②黄土高原   ③东非高原   ④格陵兰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古冰川(     
A.冰川自东北向西南运动B.冰川自西南向东北运动
C.缓坡受冰川挖蚀强烈D.陡坡受冰川的磨蚀强烈
2024-03-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稻城海子山位于中国青藏高原最东缘,平均海拔为4500m,目前已无现代冰川。第四纪期间这里曾多次形成古冰帽,并留下古冰帽特殊的侵蚀堆积地貌遗迹。海子山降水集中在6~9月,冬季多大风,冬季蒸发量大于夏季。下左图示意海子山地区温度和降水月变化,右图示意稻城海子山古冰帽冰川地貌特征图。


(1)简述海子山冬季蒸发量大于夏季的原因。
(2)判断图中M处古代冰川运动的方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3)根据古冰帽冰川地貌特征,推测ACD三处地形特征。
2024-03-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斗是典型的冰蚀地貌,其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当地的雪线高度基本相当。位于横断山脉中部的白马雪山某研究区冰斗地貌发育明显且典型,针对冰斗的形态特征和海拔高度,可将本区冰斗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末次冰期早期、末次冰期冰盛期、全新世新冰期)形成的共四个冰斗,Ⅱ时期的两个冰斗范围内有冰川湖(图中深色区域)。研究发现在四个冰斗形成时期该山区气候整体呈变暖趋势。下图为该研究区各冰期冰斗位置图。


(1)说明Ⅱ时期冰川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四个冰斗分别对应的时期。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塔斯马尼亚岛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岛上地貌多样,多河流发育,保持着最原始的风貌,被称为“世界的尽头”。大约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末段以前,塔斯马尼亚岛是与澳大利亚大陆连接的。冰河时期结束,冰川融水淹没了两岸交接之地,岛上至今留存冰川湖等众多冰川遗迹。

材料二   下图为塔斯马尼亚位置示意图。


(1)简述塔斯马尼亚岛上冰川湖形成过程。
(2)描述塔斯马尼亚岛地形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岛屿河流的影响。
(3)据监测,阿瑟河流程虽短但径流量较大,请从河流补给角度说明原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崩是一种冰体(或冰一岩体)快速崩塌的自然过程,由于冰崩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其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影响一般可以延伸到几十千米的范围。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冰崩灾害事件频发,冰崩成园机理问题备受关注,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冰崩灾害往往为长链灾害,最终在雅鲁藏布江形成堰塞湖,一旦溃堤,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地处藏东南林芝地区米林县的色东普沟,在地壳板块冲撞、挤压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质构造与高山峡谷地貌,近年来气候变暖造成该地区冰川表面差异化变薄(即冰川下部冰面显著减薄,而上部无明显变化)。


(1)从地形影响大气的角度,分析“大拐弯”构造对冰崩形成的影响。
(2)说明青藏地区冰崩对形成长链地质灾害的影响。
(3)判断全球气候变暖与冰崩灾害之间的关系。
2024-02-23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峡湾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其形成过程如左图所示。右图所示区域海岸峡湾众多,其陆地部分在末次冰盛期被冰盖所覆盖。距今约1.8万年以来,随着冰盖的逐渐消融,消融区内因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开始逐渐反弹恢复,持续影响着该区域的海岸线位置。


(1)据左图描述峡湾的形成过程。
(2)研究发现,右图所示区域的海岸线近百年来在向海洋方向移动。请对该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9 . 冰川前进时会导致行进路径上的树木受伤甚至死亡,退缩后在其遗留的堆积体上,树木会重新生长。科研人员在某地由南向北倾斜的冰川末端槽谷中,沿某一剖面依次调查各垄状堆积体上的树木分布特征,调查中未发现受伤和死亡树木。下图为该剖面上各采样点最老云杉、杨树的树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该区域发生过完整的冰川进退事件的次数为(       
A.1次B.2次C.3次D.4次
2.同一堆积体上,杨树与云杉年龄存在差异,说明杨树(       
A.生长早、更耐贫瘠B.生长早、更耐严寒
C.生长晚、更耐干旱D.生长晚、更耐渍水
3.推测采样剖面在冰川槽谷中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分别是(       
A.谷底,南北向B.谷底,东西向C.谷坡,南北向D.谷坡,东西向
2024-01-24更新 | 1579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学期调研地理试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别德马湖是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一个湖底以基岩为主的湖泊,长80千米,宽15千米,面积1088km2。别德马湖是一个冰川湖,别德马冰川在其西端。别德马冰川在别德马湖的终点实测宽5千米。别德马湖的湖水经一条湖间河流注入阿根廷湖,然后经圣克鲁斯河注入大西洋。别德马湖自形成后湖水水位年变化一直较小。图为阿根廷别德马湖位置及其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1)从不同时期全球气候特点角度,分别说明别德马冰川在别德马湖成湖时期、蓄水时期的重要作用。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别德马湖水位年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
(3)别德马湖东、西部沿湖岸地区的外力作用差异较大,分析湖东岸的主要外力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