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下左图)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下右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所属植被类型主要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   ②林地稀疏,蒸发加剧,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土壤变干
③坡面含水率下降,林地退化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②→④→①→③B.④→③→①→②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
3.关于该区域植被与环境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山顶主要因气温高,蒸发量大,为灌木草原B.坡面主要因坡度大,土层薄,为疏林草原
C.谷底主要因水土条件好,以中生乔木为主D.光照差异导致谷底到山顶的植被分布差异
2022-02-23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以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现象。图1示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分区,图2示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纬度与植被物候的相关性。将绿度开始新增的时间定为返青期(SOS),绿度开始衰退的时间定为枯黄期(EOS),绿度的持续生长时间定为生长季长度。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乙区的植被(     
A.四季常绿B.蜡质层厚C.秋冬落叶D.多革质叶片
2.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     
A.返青期与纬度大致呈负相关B.枯黄期随纬度升高呈提前趋势
C.生长季长度与纬度呈正相关D.返青期的变化幅度较枯黄期大
3.43.5°N附近返青期与枯黄期状况的成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B.远离海洋,降水少
C.生长季蒸发量大D.土壤淋溶作用弱

3 . 我国某农业区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地形复杂多样,其东部、南部降水量约500mm,西部、北部约200~350mm之间,下表为该地从1986年到1996年,耕地重心发生变迁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耕地重心1986年1996年
经度(东经)纬度(北纬)经度(东经)纬度(北纬)
122.76°48.71°122.40°48.89°
1.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最不可能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B.河流横贯全境东西
C.土壤以肥沃黑土和黑钙土著称D.植被由森林草原向草原过渡
2.耕地重心迁移距离约为(     
A.10kmB.20kmC.30kmD.60km
3.这种耕地迁移趋势在该地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湿地退化C.植被破坏D.土地盐碱化
2024-02-27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火在干旱、半干旱和湿润的季风区都有发生,植被和气候是影响古火的主要因素。古火演化不仅影响全球生态系统,而且对局地气候环境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炭屑是有机体不完全燃烧或高温分解所产生的深褐色或黑色无机碳,具有在空间上随大气运动分布广、在时间上相对连续的特点,可以记录数百万年的古火活动,是古火及环境演化的重要标志。哈尔滨荒山位于松花江支流阿什河右岸,海拔约180m,主要由黄土—古土壤序列和河湖沉积物组成。荒山岩芯黄土(冰期)—古土壤(间冰期)中炭屑总浓度为1715~24071/g,平均值为5803/g,炭屑总浓度表现为古土壤层偏高,黄土层偏低的趋势。下图示意荒山地理位置。



(1)分析荒山岩芯中古土壤比黄土中炭屑浓度高的原因。
(2)指出荒山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并说明植被对古火发生产生的影响。
(3)简述荒山地区古火发生时炭屑颗粒的传播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北美洲部分区域略图。地壳均衡理论是指地表之上有巨大覆盖物时,会受压下沉,在压力消失后,地表会呈现反弹抬升的趋势。哈德孙湾沿岸属于地壳均衡抬升区,抬升速度高达每年1.3厘米。

材料二:在高纬度地区,针叶林生长在永久冻土埋藏深、排水条件较好的区域,右图为哈德孙湾南岸乙地局部景观图,针叶林呈条带状分布在曾经的沙滩上,并与远处海岸线平行。



(1)甲区域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从针叶林带到甲自然带,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
(2)分析目前哈德孙湾沿岸地壳均衡抬升的原因
(3)推测右图针叶林呈条带状分布并与海岸线平行的原因
2022-12-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6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累积的有机物数量,表现为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碳中扣除植物本身呼吸消耗的部分。左图示意祁连山国家公园地理位置,右图示意2000-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年尺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政府批准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研究冰川遗迹,挖掘科学文化价值
B.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C.开发各类旅游资源,增加经济收入
D.建立生态安全屏障,抑制荒漠化蔓延
2.2000—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植被年均NPP整体变化趋势反映了(     
A.生物多样性增加B.人类活动影响减弱
C.气候暖湿化加强D.太阳辐射增多
3.推测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植被NPP空间分布特点(     
A.自东向西先增加后减少B.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
C.北坡多于南坡D.陡坡多于缓坡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托木尔峰为天山山系最高峰,断裂发育,且遭受冰川、流水及其他外力的作用,山区地形破碎而且复杂多样,山地垂直带谱完整。托木尔峰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布区,也是古冰川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托木尔峰山脚的托木尔大峡谷是天山南坡规模最大、美学价值最高的红层峡谷,深浅不一的红色地层出露,宛如一条多姿的彩带。下图示意托木尔峰位置及自然带分布。



(1)指出右图中P自然带的类型,并说明该自然带的成因。
(2)分析托木尔峰现代冰川面积较大的可能原因。
(3)推测托木尔红层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8 . 顶级群落是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发展成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群落。这是一种稳定的、自我维持的、成熟的生物群落。人类不同程度的干扰会对群落演替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在正向干扰或小强度范围内的逆向干扰下可以保持进展演替,一旦逆向干扰强度超过阈值,演替就会停滞,甚至出现逆行演替的情形。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山地植物群落在人类不同干扰程度下的演替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研究区的顶级群落是(     
A.灌草群落B.蒙古栎林群落C.白桦林群落D.阔叶红松林群落
2.不同的地形条件会导致水分条件的差异,旱生系列、中生系列、湿生系列分别出现的地形是(     
A.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山坡下部和谷地
B.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坡下部和谷地、山地中下部和缓坡
C.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坡下部和谷地
D.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山坡下部和谷地、地势较高的岗脊
3.类型三植被与类型二植被相比(     
A.更耐贫瘠B.更耐干旱C.更喜光照D.更喜湿润
2023-02-09更新 | 889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全过程纵向评价(二)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丹霞地貌多由红色砂岩组成,在我国广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以广东仁化的丹霞地区最为典型,丹霞山峰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图所示)。



(1)描述该丹霞地貌的特征。
(2)说明丹霞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3)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明显的变异,请说明原因。
2022-04-15更新 | 3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3月)地理试题

10 . 森林土壤呼吸是土壤中的植物根系、食碎屑动物、微生物等进行新陈代谢活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自然来源。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树木死亡在林冠层形成的空隙。林窗的产生通常会导致局部区域小气候的改变,进而对土壤呼吸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海南省尖峰岭山地雨林林窗内外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从1月到4月,热量条件改善,但林内土壤呼吸速率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     
A.森林降温B.光照增强C.湿度减小D.风力减弱
2.根据土壤呼吸速率判断,该地区与林内相比,林窗(     
A.土壤温度更低B.太阳辐射更强C.土壤湿度更大D.枯枝落叶更多
2022-04-04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