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山脉、河流分布图。

(1)简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
(2)从地形、气候、植被三方面,说明甲山脉作为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3)指出图中乙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该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4)从气候角度,评价乙地种植业发展的条件。
(5)丙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概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生态功能。
2024-04-2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份考试地理试题

2 . 河谷地带本应是最不缺水的地方,可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却大多干旱少雨,甚至一派亚热带荒漠景象,它们被称为“干热河谷”,下图即为此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此地“干热河谷”的谷底应分布(     
A.亚热带草原和荒漠B.高山草原与草甸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2.此地“干热河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热岛效应D.焚风效应

3 . 泰加林是寒温带针叶林,主要生长在≥10℃积温20℃以下的地区,冷而湿是其生长的必要条件。在我国,泰加林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以及新疆阿尔泰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代表泰加林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为了适应环境,泰加林树冠呈塔形、叶片呈针状,体现其与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积雪可顺势下滑B.利于冬季增加光照
C.叶片呈针状利于保温D.利于夏季收集雨水
3.影响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泰加林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冬季风③地形④河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泰加林分布南界通常在56°N左右,而在我国境内南移到50°N左右。导致在我国分布的纬度偏低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季风C.地形D.洋流
2023-12-2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三学年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4 .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最上界的海拔高度。一般情况下森林在同一海拔高度范围内生长的树木类型应一致,但受局部小环境影响也会出现差异。如图为华北地区某山地的自然带分布图,据研究,受板块的挤压作用,该山地的海拔高度在持续抬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柏树和油松分布的主要自然要素是(     
A.热量B.水分C.岩性D.光照
2.与柏树和油松地域分异规律一致的地理现象为(     
A.地中海的亚热带硬叶林B.秦岭南麓的亚热带生态系统
C.内蒙古的温带草原景观D.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分布区
2023-12-06更新 | 25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下图为我国某林地12月晴天平均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总和天数)和平均最低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森林类型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雨林、季雨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叶林
2.林窗的形成促进了林窗区内草本和灌木的生长,直接原因是(     
A.光照增加B.降水增多C.气温升高D.温差加大
3.与林窗西侧相比,12月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释是(     
A.太阳从东南升,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
B.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故林窗东侧日照较多
C.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导致东侧通风性好
D.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密,导致东侧湿度较大
6 . 读植被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天然植被的是________,属于人工植被的是________。(填代号)
(2)与图中其他类型的植被相比,简述丙类植被的突出特征及成因。
(3)指出甲、丁两类植被的显著区别。
2023-06-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林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7 . 常见植物有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常绿植物并非不落叶,只是当它的新叶长出时,老叶开始凋落,故四季常青。如图示意我国某地两种树种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树种广泛分布区所属地区可能为(     
A.广东B.上海C.哈尔滨D.重庆
2.造成乙树种春季凋落量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力较大B.气温回升C.日照充足D.降水稀少
2023-06-1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土壤厚度和石漠化程度紧密相连,有研究表明,土壤厚度30~50cm为轻度石漠化,20~30cm为中度石漠化,小于20cm为重度石漠化。下图示意贵州某地土壤厚度分布与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700米以上地区土壤厚度小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强B.冻融风化强C.重力崩落多D.风力侵蚀强
2.700米以上地区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叶林D.草本植物
2023-05-14更新 | 30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植物和土地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宁省山区的植被(     
①以森林为主       ②以草地为主        ③以天然植被为主        ④以人工植被为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从土壤颜色看,辽宁省平原地区分布最广的土壤是(     
A.黏土B.砂土C.红壤D.黑土
3.为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休耕B.种植绿肥C.作物轮作D.广施化肥
2023-04-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份考试地理试题

10 . 吊脚楼是我国广西、湖南、江西等地的特色民居,建筑框架多用木材接合而成。吊脚楼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多作为猪牛等牲畜棚,楼上则为人们休息生活的区域。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吊脚楼数量不断减少。下图示意湘西吊脚楼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吊脚楼框架使用的木材大多属于(     
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季雨林
2.人们大多不居住在吊脚楼下层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湿热       ②地基不稳       ③蚊虫叮咬       ④光照弱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图中湘西吊脚楼体现的地域文化是(     
A.内敛、含蓄的人文气质B.人地和谐的理念
C.尊卑有序的家族文化D.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