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1亩约为667平方米),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落叶阔叶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变暖趋势
2021-04-16更新 | 473次组卷 | 11卷引用:考向33 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2 . 岱崮地貌是我国山东省西部沂蒙山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岱崮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其典型特征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调查发现,崮顶的水分、土壤状况与崮坡相比并不理想,但其原生植被生长状况更好。下图为岱崮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a-b-c-dB.b-c-a-dC.b-d-c-aD.a-c-d-b
2.崮顶原生植被生长状况较崮坡好,该现象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为(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4-04-15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2月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地理试题(二)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的分布南界一般在55°N,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比南坡高。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倒木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下图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和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



(1)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简析当地树木显著形态特征的成因。
(2)分析在大兴安岭西坡,泰加林分布的南界明显偏_______(方位),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
(3)描述被清理的倒木所在区域演变成小池塘的过程。
2024-01-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二)-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浙江专用)
19-20高三·浙江·阶段练习

4 . 杭州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春秋较短,夏季较长。平均气温18.1℃,总降水量1828毫米,总日照时数1745小时。地质溶洞群位于杭州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灵山片区,主要有灵山洞、仙桥洞、风水洞等溶洞,溶洞里有石笋、石花、瀑布、暗河等地质构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杭州西山山麓森林最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季雨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形成溶洞的岩石所属类型和形成过程分别是(     
A.甲①B.乙②C.丙③D.乙④
2020-12-03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重点02地球表面形态-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