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图为我国四地植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丙图大漠胡杨所属植被类型(     
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温带荒漠D.落叶阔叶林
2.关于图中各植被景观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土壤肥沃B.乙——气候干旱C.丙——千沟万壑D.丁——冻土广布
3.甲地森林植被(     
A.植物种类繁多B.垂直结构简单C.叶面质硬窄小D.藤本植物少见
2024-03-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2 .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上游山区年平均降水量400—500毫米,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每年的4~5月是科罗拉多河的洪水期,此时径流量与冬季枯水期相差近30倍,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水坝等多座水坝。下左图示意科罗拉多河局部及胡佛大坝位置,下右图示意胡佛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某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4~5月是科罗拉多河的洪水期,此时段该河主要补给水源是(     
A.降水B.地下水C.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
2.与胡佛大坝建成之前相比,大坝建成后下游(     
A.年径流量总体变大B.年径流量总体不变
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3.科罗拉多河流域出现概率最低的植被是(     
A.温带草原B.山地针叶林
C.温带荒漠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024-02-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3 . 白马雪山地处横断山脉中段,东西两侧分别为金沙江谷地和澜沧江谷地,下图为白马雪山的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和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白马山降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坡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先减后增B.东坡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C.最大降水量约位于东坡3500m处D.西坡降水量垂直变化大于东坡
2.图中A植被类型可能为(     
A.山地常绿阔叶林B.疏林灌丛草原C.荒漠草原D.山地落叶阔叶林
3.自然带A在山坡上的分布体现了(     
A.水平地带性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4-01-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2008年初,严重的冻雨(水滴落到物体上结冰)灾害导致贵州省多地松林内众多松树被积雪(冰)压断,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但随后十几年间,松林地地表植被更新速度加快,众多灌木及草类生长繁盛。下图为被冻雨破坏的松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贵州省松林与大兴安岭主要树种同属针叶林,与大兴安岭针叶林相比,贵州省松林(     
A.植株高B.扎根浅
C.耐寒冷D.易倒伏
2.冻雨灾害后松林地植被更新速度加快,众多灌木及草类生长繁盛,主要原因是松林地(     
A.坡度减小B.降水增多
C.光照增多D.气温升高
3.冻雨灾害后的十几年间,松林地(     
A.表土流失加快B.植被类型增加C.地表积水增加D.枯枝落叶减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以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现象。图1示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分区,图2示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纬度与植被物候的相关性。将绿度开始新增的时间定为返青期(SOS),绿度开始衰退的时间定为枯黄期(EOS),绿度的持续生长时间定为生长季长度。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乙区的植被(     
A.四季常绿B.蜡质层厚C.秋冬落叶D.多革质叶片
2.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     
A.返青期与纬度大致呈负相关B.枯黄期随纬度升高呈提前趋势
C.生长季长度与纬度呈正相关D.返青期的变化幅度较枯黄期大
3.43.5°N附近返青期与枯黄期状况的成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B.远离海洋,降水少
C.生长季蒸发量大D.土壤淋溶作用弱

6 . 西北“水三线”由“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共同构成,可将全域划分为八大片区,其不仅可有效指导中国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还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西北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西北“水三线”地区空间范围及八大片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八大片区的区域划分依据为(     
A.流域与地域特征B.气温与降水
C.海陆位置与植被D.人口与经济
2.西北“水三线”地区降水量仅占全国降水量的9.3%,其内部分布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     
A.“阳关线”西北部片区降水量大于东南部片区
B.“奇策线”是新疆地区水资源分布的均分线
C.“奇策线”西北与黄河流域片区降水相对较多
D.“水三线”沿线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于全国水平
3.下列西北“水三线”地区生态安全问题中,程度较轻的是(     
A.水土流失B.沙漠化C.生态脆弱D.土地盐碱化
2023-07-22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表为我国某山地不同海拔地区的自然状况。如图示意某山地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m

1400

1000

600

植被类型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坡向

东南坡

东南坡

东南坡

降水量/mm

3 487

2 671

2 374

土壤温度/

13.20

15.20

17.20

土壤类型

山地黄壤

山地黄壤

山地红壤

年凋落量/(g·m-2·a-1

588.70

652.50

580.40

细根生物量/(g·m-2)

140.80

625.80

197.77

   
1.该山地最有可能是(     
A.武夷山B.南岭C.太行山D.秦岭
2.图中关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随海拔升高而缓慢降低B.0~5 cm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C.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增加D.5~10 cm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3.影响海拔1000米处0~5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①降水量 ②土壤温度 ③年凋落量 ④细根生物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家住南宁的小明利用暑假到各地旅行,旅行线路如下左图所示,下右图是典型的土壤剖面图。据此下面小题。


      
1.小明在南宁、苏门答腊岛、长白山山麓、乌鲁木齐看到的当地典型自然植被类型依次是、(     
A.热带雨林、热带雨林、针阔混交林、温带草原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针阔混交林、温带荒漠
C.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荒漠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2.结合所学知识,对上右图中的②、③土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呼伦贝尔的②厚度较小,该地温度较高,有机质分解较快
B.呼伦贝尔的③厚度较大,该地草类茂盛,提供的有机质多
C.南宁的②厚度较大,该地植被丰富,归还的有机质多
D.南宁的③厚度较大,该地降水丰富,雨水淋溶作用强

9 . 植被群落的稳定性是指其抵抗干扰以及在干扰消除后恢复的能力,一般与物种的多样性、种间竞争有关。黄土高原植被多样性丰富,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带、草原荒漠带、荒漠带。右图示意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中草地群落的稳定性指数,指数越大,稳定性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形成多种植被带,主要是因为该区域(     
A.纬度跨度大B.干湿度差异大C.相对高度大D.土壤类型多样
2.与森林草原带相比,森林带中草地群落稳定性较弱,主要是因其(     
A.植物多样性丰富B.植物物种竞争强C.光水热条件较差D.人类活动干扰强
3.降水基本不变,随着气候变暖,黄土高原稳定性增强的草地群落最可能位于(     
A.森林带B.森林草原带C.草原带D.草原荒漠带
2023-05-12更新 | 646次组卷 | 9卷引用:地理02卷(山东专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

10 . 某校师生暑期到龙岩山区传统民居研学,发现该地天气晴热,微风环境下常有“穿堂风”。图为该民居(坐北朝南)的“穿堂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该民居“穿堂风”最明显的时段为(     
A.5:00-7:00B.9:00-11:00
C.13:00-15:00D.17:00-19:00
2.图示时段该民居近地面“穿堂风”的风向是(     
A.偏南风B.偏北风C.偏东风D.偏西风
3.为保障该民居冬季挡风效果,屋后最适宜种植的植被类型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