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下图是沿90°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P地形区相比,Q地(     
A.降水较少,年均温较低B.降水较少,年均温较高
C.降水较多,年均温较高D.降水较多,年均温较低
2.形成P、Q两地形区年均温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P地距海较Q地近②P地纬度较Q地高③Q地北部山地可阻挡南下冷空气④Q地海拔较P地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R山脉在山麓地区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Q地可建成我国重要的(     
A.木材生产基地B.甜菜生产基地C.长绒棉生产基地D.商品粮生产基地

2 .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耕地内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自然带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图中6月耕地植被覆盖度低是由于(     
A.洪涝灾害作物被淹B.农业播种作物稀少
C.上年越冬作物收获D.高温干旱作物枯死
2022-12-2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斑克木是澳大利亚的一种特有的树种,适应性强。其硕大而直立的棒状花序由无数小花紧密排列而成,形如宝塔状,故又称“佛塔树”。其为木本常绿树种,从匍匐灌木到小乔木均有,喜干热和阳光充足,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图为澳大利亚草原带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斑克木的主要分布地区在(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图中a地和b地自然景观均为草原,成因分别是(     
A.地形、季风环流B.大气环流、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地形D.洋流、海陆分布

4 . 咸蛋超人住在(24°S,59°W),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最可能看到下列图中哪一种景观(     
A.B.
C.D.
2.咸蛋超人共花费3小时才穿透到地球的另一端,到达的时间为当地12月2日13时。咸蛋超人由家中出发的当地时间是(     
A.12月2日7时B.12月1日19时C.12月2日1时D.12月1日22时
2022-11-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变化曲线和物种丰富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     
A.700~900米B.1300米左右C.2000米D.2200米
2.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是(     
A.700~900米B.1000~1300米C.1800~2200米D.3500~3700米
3.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A.气温低,冰川广布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降水少,光热不足D.坡地面积小,热量条件差

6 . 读六种主要植被类型对应的水热条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大陆不可能出现的植被类型是(     
A.①B.②C.③D.④
2.关于图中植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出现在澳大利亚是由于纬度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②与③植被类型差异是由于热量差异所致
C.加拿大是④植被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
D.⑤分布之地沼泽广布
2022-02-26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二模(12月)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甲自然带是(     
A.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D.山地灌木林带
2.与珠穆朗玛峰南坡相比,博格达峰北坡雪线更低,是因为博格达峰北坡(     
A.是迎风坡,降水较多B.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C.纬度高,气温低D.纬度低,气温高

8 . 山地植被带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研究山地垂直植被带推移对重建古代环境演变,了解气候变化及其生态响应有着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山地北(44°N附近)近3000年垂直自然带的推移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V自然带的景观特点是(     
A.植被覆盖率高B.湖泊河流密布C.裸地占比很大D.常年积雪覆盖
2.与现在相比,距今3000—2000年该山地(     
A.林带上限明显较低B.雪线海拔较低C.垂直带谱更加复杂D.草地面积较小
2022-01-03更新 | 99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年全国1文综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9 . 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特有的植被类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数量稀少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存活并繁衍,成为该地区优势植被。川滇高山栎是其建群种,从河谷至雪线均有分布,极低温下仍终年常绿。下图示意高山栎平均高度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前,其东南边缘的优势植被最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草甸
2.影响海拔3.2km以下地区川滇高山栎植株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条件B.热量条件C.河谷风速D.人类干扰
3.为维持终年常绿,雪线附近高山栎与低海拔地区高山栎相比(     
A.叶片较厚B.叶片宽阔C.叶片较绿D.枝干弯曲
2022-01-02更新 | 100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山东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10 . 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下图分别为我国某林地12月晴天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最低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森林类型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季雨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2.林窗的形成促进了林窗区内草本和灌木的生长,直接原因是(     
A.光照增加B.降水增多C.气温升高D.温差加大
2021-12-15更新 | 59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高三二调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