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9-10高二下·浙江宁波·期末

1 .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2.上述四省区季相(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变化不明显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2023-05-25更新 | 114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的一种空气流动现象。左图是我国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右图是穿堂风的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穿堂风”形成的原理和近地面气流运动的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原理由北向南B.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由南向北
C.热力环流原理由南向北D.温室效应原理由北向南
2.为了使房屋背后的山林夏遮阴,冬挡风,我国四川该山区最适宜栽植的地带性植被是(     
A.热带雨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

3 .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2.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
3.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
2022-10-02更新 | 654次组卷 | 4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2.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组合,正确的是(     
A.大于300mm;印度洋B.大于300mm;大西洋
C.小于300mm;太平洋D.小于300mm;印度洋
2022-08-13更新 | 25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第十一高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三图分别示意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
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
2.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6 . 下图是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受西风带控制B.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2.②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季雨林

7 . “义乌--德黑兰”班列是首列从中国开往中东的铁路集装箱货运班列,也是又一趟开往“一带一路”国家的丝路“直通车”。德黑兰位于伊朗高原,是伊朗的首都。下图示意德黑兰位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德黑兰的气温高于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主要是因为
A.受里海对气温的调节作用B.城市人口多,排出的废热多
C.沙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D.地形阻挡北方的冷空气深入
2.“义乌--德黑兰”班列可以从德黑兰向义乌载回
A.石油B.毛毯C.大米D.柑橘
8 . 下图示意1992- 2015年某区域土地覆盖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西欧B.北欧
C.北美D.中亚
2.根据1992- -2015 年该区域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可推测当地
①水资源需求量增加               ②荒漠面积有所扩大
③农村人口比重增加               ④湖泊萎缩情况严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中部多,四周少B.四周多,中部少
C.东部多,西部少D.西部多,东部少
2.该岛分水岭东侧地区比西侧地区
A.自然带生产量小
B.土壤有机质含量(肥力)高
C.河流水量变化大
D.地形坡度大
3.图中甲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2mm,其主要原因是该城市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沿岸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C.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
D.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
2020-03-2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白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MN线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丙村最可能位于
A.内蒙古自治区B.山东省C.浙江省D.甘肃省
2.丙村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B.台风C.伏旱D.滑坡
2020-03-2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