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水位周期性地在145m175m间波动,形成水库消落带。调查发现,随着水库运行,消落带土壤趋于贫瘠。下图示意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生物量、种类占比和累积淹水时长随高程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与145~155米高程相比,消落带155~175米高程的植被(     
A.根茎耐淹性更强B.一年生草本生物量更多C.群落物种更单一D.多年生草本优势更明显
2.消落带土壤趋于贫瘠,主要是因为库区水位的涨落会(     
A.降低有机质分解速度B.加快成土母质形成C.加快土层养分的流失D.降低土壤的含水量
2024-04-17更新 | 924次组卷 | 8卷引用:地理(天津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灌丛沙堆是前进的风沙物质积聚在灌丛及其周围形成的一种地貌。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通过人工飞播技术在如图所示沙区营造了固沙灌木林,从而形成大片灌丛沙堆。当地农民每年引黄河水灌溉淋盐压碱,并将灌丛沙堆里的沙子掺杂在土壤中,改变降水和灌溉时淋盐压碱作用,以减轻土壤盐碱化。监测表明,近10年来当地灌丛沙堆的二次沙化现象有所显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灌丛沙堆广泛发育的原因可能是(     
①干旱少雨,风力作用明显
②环境恶劣,人类活动较少
③地表裸露,沙质沉积物多
④晴天较多,热量比较充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沙子掺杂在土壤中可以减轻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原因是(     
A.降低土壤密度B.增加土壤含水量C.增加土壤空隙D.增加土壤紧实度
3.为避免灌丛沙堆二次沙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A.灌丛剪旧枝促发新枝B.用防风乔木替换灌丛
C.严禁放牧,将牧民外迁D.客土培育,新播灌丛
2024-03-29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二地理期中模拟卷(天津专用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3 . 作为陆地碳库的主要部分,土壤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有机碳库的微小变化将影响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下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伊犁河谷各类植被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A.沼泽与其他植被变化趋势相似B.不同植被间的差异具有一致性
C.0-10cm较0-50cm更丰富D.森林植被较草原植被丰富
2.研究表明,草原大规模开垦为耕地,将导致土壤有机碳大量进入大气,其原因可能是耕作过程(     
A.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加速有机质分解
B.增加了化肥和农药施放,加剧了土壤板结
C.增加了大水漫灌频率,加剧了土壤盐碱化
D.提高了土壤的疏松度,加剧了风蚀和水蚀
2024-03-29更新 | 445次组卷 | 7卷引用:地理(天津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4 . 黑土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如今我国东北黑土层在变薄,肥力在下降,科学家正运用免耕和秸秆覆盖等方法对土壤进行修复和保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东北黑土形成条件的是(     
A.夏季湿热B.冬季湿冷C.冻土广布D.植被茂盛
2.秸秆覆盖在黑土表面,有利于(     
①提高地温       ②减轻风蚀和水蚀       ③冬季放牧       ④保水增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8更新 | 71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2 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高频选择题60题)(4大考点)-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华北区域略图,其中甲、乙两点为黄河上两处水文站。

材料二:图2为东北区域略图。

(1)东北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春/冬)小麦,华北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壤盐碱化问题,列举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______
(2)说明与松花江相比黄河含沙量的大小情况,并分析原因。
(3)比较图1中甲、乙两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B地较A地土壤有机质高的原因。
2023-11-11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4大考点)-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6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新疆绿洲普惠农场未开垦地开垦为农田后,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下图示意普惠农场农田土壤有机碳随垦殖年限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农田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于(     
A.矿物质B.生物体C.土壤水D.腐殖质
2.未开垦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原因是开垦后(     
①改变了土壤理化性状②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多③实施了秸杆还田措施④土壤中二氧化碳增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传统秸秆还田技术有效性低,近年来,我国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团队在东北黑土区创新秸秆颗粒化安全还田及还田全程机械化技术,即将作物秸秆就地制作成体积小、密度高的秸秆颗粒深埋还田,破解了传统秸秆还田后土壤培肥效果差和作物增产潜力低等难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的传统秸秆还田生产方式培肥效果差,与之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是(     
A.平均气温较低B.夏季降水较多C.冬季积雪太厚D.春季水量太大
2.秸秆颗粒化安全还田及还田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     
①解决了秸秆量多体大问题②改变了土壤“上肥下瘦”现象
③提升了黑土的有机质含量④改变了黑土的理化性质和结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除秸秆颗粒还田技术培肥外,为防止东北黑土肥力流失还应采取的合理耕作措施是(     
A.轮作换茬B.增施化肥C.翻土深耕D.免耕休耕
2023-09-24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高频选择题60题)(4大考点)-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22-23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甲、图乙、图丙是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示意图,图丁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含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生物B.地貌C.降水D.成土母质
2.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A.甲与IB.甲与IIC.乙与IID.丙与I
2023-08-15更新 | 414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卷A(高一地理·期末真题·必刷卷)-【期末真题·必刷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综合测试卷

9 . 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
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2.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7-15更新 | 7348次组卷 | 32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4-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天津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海南岛五指山热带雨林保护区土壤垂直差异显著,600米以下低海拔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比600~1000米的中海拔地区低。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低海拔地区(     
A.地表径流汇集,冲刷力强B.基岩风化程度低,矿物质少
C.生物量大,枯枝落叶多D.气温低,利于有机质积累
2023-05-30更新 | 365次组卷 | 7卷引用:地理(天津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