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东北黑土地是国家粮食生产的“压舱石”,但若长期掠夺式利用、土壤侵蚀,使黑土地退化,自然肥力下降,会威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黑土地以高土壤肥力闻名,是因为其中有一个黑土层——腐殖质层,它是由于植物的根、茎、叶腐烂形成的黑色腐殖质。由于腐殖质与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结合形成团粒结构,使黑土层容重比其下面的土层较低、疏松、透水性好;当腐殖质进一步分解(矿化)时,可为作物生长提供氮、磷、钾等养分。

请阐述黑土地变薄、“变(肥力下降)”的过程,并从农业生产方面提出东北黑土地的保护措施。
2024-05-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综试卷-高中地理

2 . 土壤有机质是养分的重要来源,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土壤潜在的生产力。为了研究三峡库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特征的变化,在重庆市开县竹溪镇选取了4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图示意的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质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对竹溪镇土壤有机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生物D.成土母质
2.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土地利用方式依次是(     
A.坡耕地 人工林 荒草地 经果林B.人工林 坡耕地 经果林 荒草地
C.人工林 荒草地 坡耕地 经果林D.荒草地 经果林 人工林 坡耕地
3.①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的原因是(     
A.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B.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较多
C.耕作破坏土壤结构,加速分解D.土层薄,作物消耗有机质多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坑是四周岩壁陡峭,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米的大型塌陷漏斗区,是在特定地质、岩溶地貌、气候、水文环境下形成的。落溪天坑位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堪称是天坑博物馆。居中国地势第二阶梯末端,云贵高原东延部分,鄂东北、鄂西北为变质岩,其余均为石灰岩,在这里,隐匿着峰林峰丛、峡谷绝壁、溶洞暗河等无数精彩绝伦的喀斯特奇观。图甲是湖北已发现天坑分布示意图。图乙、图丙示意落溪落水洞崩塌前后状态。



(1)说明落溪天坑的形成过程。
(2)分析天坑发育区土壤贫瘠的原因。
2021-02-06更新 | 494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一)地理试题

4 . 下图示意新疆伊犁河谷内某国家湿地公园的位置,这湿地公园内有极少水淹的雀稗湿地、季节性水淹的拂子茅湿地、常年水淹的芦苇湿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推测,拂子茅比雀稗更(     )
A.耐盐碱B.耐强湿C.耐低温D.耐高温
2.该湿地公园内形成三种不同类型湿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岩性差异B.气候差异C.地势差异D.规划设计
3.芦苇湿地在三种湿地中土壤肥力最低,最可能是因为该湿地(     )
A.有机质生产少B.有机质分解快
C.微生物生长慢D.植物吸收迅速
2020-08-06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期为4—10月。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该果园清耕状况下3—5月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     
A.径流流失较多B.土壤蒸发量大
C.地面温度高D.果树生长繁盛
2.夏季晴天时,该果园白膜覆盖区较黑膜覆盖区(     
A.白天气温高B.气温日较差大
C.白天土温高D.土温日较差小
3.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A.清耕区B.黑膜覆盖区
C.白膜覆盖区D.生草覆盖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1)图中A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地 _____ ,其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_____
(2)东北地区春季农业生产容易受到 __________ 等气象灾害的影响,产生该气象灾害的天气系统主要是 _____
(3)B是 _____ 山脉,山脉以东的东北平原分布着黑土,黑土土壤肥沃,影响其有机质积累丰畜的自然因素是 _____
(4)A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沼泽地,简析保护沼泽湿地的措施?
2019-12-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