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湖南山区某农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该农场主要种植柑橘、茶树、水稻等。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是典型的红壤。图为地理学习小组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



(1)列举影响该地红壤形成的的主要自然空间因素。____
(2)学习小组测得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少,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
(3)简述能够使该农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的人类活动。____
2022-08-15更新 | 25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地理试题
19-20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阿尔梅里亚省位于西班牙南部(左图),面积仅为8774平方千米,山地较多,土质瘠薄。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当地人民在山坡和沿海沙石滩上,将土壤改良成表层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系黏土的“三明治”结构,引水灌溉,建设塑料大棚生产蔬菜,成为“欧洲蔬菜之都”。为了提高蔬菜产量,有的温室农业还使用了无土栽培法(即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植物生长的“土壤”,俗称水栽农业),无土栽培消耗大量的水和排放大量的废物,导致土壤退化。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日均最高气温(℃)19272818
日均最低气温(℃)10181910
平均降水总量(mm)1981425
平均降水天数(天)4125

(1)分析阿尔梅里亚的气候对当地土壤的影响。
(2)“三明治”结构土壤能很好地调节水肥气热,请说明“三明治”土壤的优点。
(3)分析当地无土栽培导致土壤退化的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腹地的北麓河地区属于典型的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的影响十分敏感。研究发现,阴阳坡温度和下垫面性质差异对多年冻土活动层的水分动态变化过程造成了重要影响。某团队利用完整的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阴阳坡暖季的土壤含水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下图),得到阴阳坡多年冻土活动层含水量的差异情况。



(1)根据图示信息,概括北麓河地区暖季阴阳坡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的异同。
(2)试解释暖季阴阳坡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差异的原因。
2022-03-0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钙土是发育于温带草甸草原和草原植被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量大于分解量,土层上部有一黑色或灰黑色肥沃的腐殖质层,在此层以下或土壤中下部有钙、镁富积的钙积层(在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钠、钾易淋溶,难溶于水的钙镁等盐类残留下来,形成土层中的结核)。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其淋溶作用和腐殖质积累也有所差异,会形成不同的类型。下图为乌克兰不同类型的黑钙土分布图。



(1)据图简析乌克兰黑钙土由①至④的差异。
(2)乌克兰表层土壤存在冬季冻结、夏季融化的冻融现象。简述冻融作用对黑钙土的影响。
(3)推测钙积层过浅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2021-12-15更新 | 883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1月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由于全球变暖,环北极圈多年冻土已开始退化,在平原地区,随着地下冰(冰楔)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从而形成滑塌、沉降等地貌,在平坦的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热融湖塘(下图);高寒山地热融滑塌多发育于阳坡。热融滑塌使得土壤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加快,部分碳转化为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



(1)推测多年冻土退化的具体表现。
(2)说明热融湖塘的形成扩张过程。
2021-11-06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2017年12月开始,经过几十天的物资运输和筹备,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在难言岛正式开工建设。该岛东临特拉诺瓦湾,西侧高原广布,冷空气活动频繁。研究发现,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

材料二:图1为特拉诺瓦湾周边地形、罗斯海新站附近示意图,图2为该站部分时段地表反照率变化图。(反照率是地表反射的辐射量与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量之比)。



(1)简析罗斯海新站物资筹备、奠基开工选择此时段的原因。
(2)建站时,科考队员发现该地碎石遍布,几乎无土壤,推测其原因。
(3)试从地形地势角度分析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的原因。
2021-10-12更新 | 539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SOM)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有机碳含量既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有关。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约为2.28~29.55g/kg,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g/kg)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g/kg)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其中黑河中游流域的湿地有机碳含量与植被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黑河中游的湿地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

土层深度(cm)土壤有机碳(g/kg)
高草植被低草植被
0-1014.8010.35
10-2011.938.23
20-408.256.44
(1)描述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黑河中游湿地大部分属于季节性积水湿地,推断相对积水季节而言,非积水季节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
(3)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黑河中游湿地,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
2021-08-03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高考全真模拟(一)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森林土壤水分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森林环境综合效益的基础。下图是黑龙江省鹤山农场鹤北流域2号小流域的横坡林带和8号小流域的顺坡林带不同位置1 m深处土层监测期内平均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鹤北流域坡向朝向正西。

(1)分析横坡林带内部a处较林带边缘b处土壤含水量高的原因。
(2)推测顺坡林带内左侧d处土壤含水量大于右侧c处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3)横坡林带、顺坡林带土壤含水量都远低于林带两侧,试分析原因。
2021-07-25更新 | 55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土壤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碳平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形因子通过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热状况,影响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分解速率,导致区域间土壤有机碳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某地理研究团队以位于秦岭东段伏牛山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沿南坡和北坡,从海拔1900米至900米,自上而下以100米为间隔设置样地,调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得出成果如下图所示。



(1)与下层土壤相比,指出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特征,并简述原因。
(2)南北坡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呈现相反的关系,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气候变化导致各类极端天气增加,分析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说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气候变化响应较为敏感的原因。
2021-07-1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诊断性测试(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非洲是一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和探险者去考察和探险。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对甲地这有这样的描述:"……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

探险者在乙地发现与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木质部像多孔的海绵,里面含有大量水分,在干旱时,便成了人们的理想的水源。它曾为很多在热带草原上旅行的人们提供了救命之水,解救了因干渴而生命垂危的旅行者,因此又被称为“生命之树”。叶集生于枝顶,小叶长5厘来,长圆状倒卵形,急尖,上面暗绿色发亮,无毛或背面有稀疏的星状柔毛,叶柄长10—201厘来”。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低的形成原因。
(2)乙地典型的植被类型是?阐释乙地地理环境与猴面包树形态特征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