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茶树性喜潮湿,以亚热带气候为宜,优良茶区土壤以富含腐殖质及矿物质为佳,紫外线能提高茶叶的品质。肯尼亚是世界茶叶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图1为肯尼亚示意图,甲地区是茶叶的主产区之一。图2为甲地区气候资料。

(1)甲地区茶叶种植的优质土壤是____(选择填空)
A.黄土B.红壤C.黑钙土D.火山土

(2)甲地区地形以____为主,人口与工业少,____少,出产的茶叶质量优良。
(3)分析甲地区种植茶树有利的气候区位条件。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土壤演变展示馆建设过程中,采集和制作了浙江省典型土壤整段标本,其中包括红壤(16个)、水稻土(36个)及滨海盐土(22个)等(如表)。

土壤类型

典型分布地区

土体特性

红壤

山地及丘陵地区

土体深厚(>1m),红、黏、紧实

水稻土

沿河及沿海平原

发育良好

盐碱土

沿海大堤内侧

含盐量高、结构差

(1)与东北地区黑土相比,由于浙江气候____红壤形成速度快得多,加之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所以红壤中____的(砂粒、粉粒、黏粒)比重较高。
(2)浙江沿河、沿海平原水稻土是经人们长期耕作而成的成熟土壤。水稻土肥力较高是因为其耕作层____含量高。
(3)浙江沿海大堤内侧受海水影响较大,盐碱化土壤比例较大,不利于农业生产。请列举综合治理盐碱土的措施。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秸秆覆盖还田和免耕播种技术是指秋天收获后,将秸秆均匀覆盖在农田上,春播时不用翻耕,播种机直接在农田上播种的农业耕作技术。近年来,东北地区农民采用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技术、农作物留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土壤进行有效的修复和保护。下图分别示意黑龙江省望奎县和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理位置与气候。

(1)比较望奎县与东川区土壤肥力高低,并从望奎县的角度分析其自然原因。
(2)简述采用秸秆覆盖还田和免耕播种技术对养护土壤的作用。
(3)请为东北平原黑土保护和改良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6-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问津教育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一下·上海·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简称长三角一体化”)被列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构成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材料三   1为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示意图,图2为上海至琉球群岛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图3、图4为两种流水沉积地貌。

1

2

3                                 4

(1)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因素之一。长江经济带内江西、湖南一带的山地丘陵地区,多发育红壤,该土壤“酸”的特性主要和____(双选:母质/地形/气候)有关,“瘦”的原因是位于____气候区,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有机质积累少;气温高,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____(强/弱),农民改善其“黏”的状况主要对策是____(补充熟石灰/掺沙)。但长江经济带内平原和盆地地区肥沃的_____(黑土/水稻土),加上暖湿的气候,成为我国主要“粮仓”之一。
(2)图1中甲____(填岛屿名称)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乙海域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该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日趋减少,为此,国家在鱼类生长最迅速的5—9月份实施____(休渔/禁止海水养殖)制度,9月开渔,该季节渔民出海最害怕遭遇到的气象灾害是____(沙尘暴/台风),因为该类灾害还会引发____(赤潮/风暴潮),出海捕鱼安全性极差。
(3)上海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最有可能位于____(填“图3”或“图4”)地貌上。长三角地区将____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长江上游的成都、重庆等地区,以获得上、下游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4)长三角一体化促进了区域城市化发展,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____,目前长三角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
(5)图1显示连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的铁路是____。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粤港澳大湾区相比,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表现为____(腹地广阔/矿产丰富/农业薄弱/海运便利)
(6)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
②发挥上海、武汉、成都的核心作用,推行新型城镇化
③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④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运、陆运、空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地理期末模拟卷(上海专用,必修二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示意某山坡和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土壤处于____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触的过渡地带,是联系____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____,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自然土壤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____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A____,B____
(3)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一是____,二是____
(4)甲处土壤颗粒较粗,乙处土壤颗粒较细。请从外力作用角度简要解释这一现象。
2024-06-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南亚岛屿众多,森林茂密,物产丰富。图示意东南亚某岛屿局部地形和林地分布。

(1)该岛土壤土质____,从山顶到山麓成土母质颗粒的变化规律是____
(2)说明该岛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3)简述香蕉林土壤肥力高于原始林的自然原因。
2024-05-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走!挺近大别山

进才中学的高二学生将于4月22日前往大别山区的金寨县,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下图为“金寨县地理位置简图”。

(1)大别山区的天柱峰如巨柱擎天,山体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天柱峰的主要岩石及其特点与下图对应正确的是(     

A.B—可被用作建筑材料
B.C—表面有气孔
C.D—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D.E—形成物质来自地球内部

(2)大别山地区常年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天气预报,请为高二同学写一则出行温馨提示。
日期4月22日4月23日4月24日4月25日4月26日
天气多云中雨多云多云阴天
气温14~23℃14~23℃14~24℃14~23℃15~24℃

材料一:4月22日,高二的小黑同学在大别山观察到日出之前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出微弱的光亮。这种现象在天文学称之为晨昏蒙影,百姓则称之为“曙暮光”。

(4)晨昏蒙影的成因主要是(     
A.大气吸收作用B.大气反射作用C.大气散射作用D.大气折射作用

(5)4月22日,小黑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     
A.正北方B.正东方C.东北方D.东南方

(6)描述学生在大别山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

材料二:下图我国大别山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7)图中A与B两点之间最大高度可能为(     
A.300米B.280米C.350米D.200米

(8)桥梁所在的河段,其河流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B.东南向西北
C.自西向东D.西南向东北

(9)学农时,学生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大别山东坡的土壤类型逐渐发生变化(如下图)。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从上到下依次为______层、腐殖质层、______层、淀积层和母质层。山顶的暗棕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原因可能是(     )(多选)。

①气候湿润,植被种类繁多       ②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
③夏季高温,有机质易分解       ④冬季寒冷,腐殖质积累多
(10)开车返程途中, 师生经过了大别山东面的两个大水库——梅山水库和响洪甸水库。水库改变了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效益。水库的出现使得水库周边出现了明显的湖陆风,白天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
2024-05-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研学小组暑假到广西某山区开展考察活动。发现该山区村落具有“山—林—宅—水—田”的空间格局(见右图),山腰处有水塘拦截水源,利用水渠灌溉梯田,田里水稻土肥沃,水稻一片翠绿。在野外考察时,调查小组发现沿途沟溪众多,流水潺潺;林木个体高大,绿意浓浓,樟科、山茶科等是这里的优势树种。

(1)调查小组在野外考察时沿途发现的主要地形是____(填“冲积扇”或“V形谷”或“U形谷”),形成的外力作用是____
(2)该区山林主要天然植被类型是____;其对该区的主要环境效益是____(填“防风固沙,减轻灾害”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影响该地区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____(填“气候”或“成土母质”或“人类活动”),推测图中水稻土形成过程中____(单选)。
A.地形坡度影响其土层厚度     B.高温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C.母岩是其有机质主要来源     D.生物决定水稻土的理化性质
(4)简述在山腰处修建水塘对该区水稻种植的主要积极作用。
2024-05-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专家版五)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菠萝原产于巴西,16、17世纪引入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海南省开始引种菠萝。目前,海南省菠萝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香蕉和芒果,为海南省第三大水果。2022年海南省菠萝种植面积为209万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图1为海南岛及周边地区略图;图2为海口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图。

(1)北部湾海区夜晚海水散热慢,海面温度比气温____,海面向低层大气输送热量,近地面大气湿度____,气流以____运动为主,导致北部湾海区多夜雨。
(2)海南省菠萝主产区的地带性土壤为____(填土壤名称),该土壤因温度高,微生物活跃,____分解快,肥力较低。
(3)海南省菠萝主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填方位),该地种植的反季节菠萝,开花挂果在11月到次年4月,该时期种植菠萝的有利气候条件有________
(4)2022年冬季海南省菠萝供不应求,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同学们在北京某山地开展实践活动,探究土壤特征与形成,考察前提出假设,并通过实践进行验证。

提出假设

不同地点的土壤特征不同,与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关系密切。

选点采样

同学们初次选取三个土壤采样点,其中两个位于山坡、一个位于山顶,后调整为表中列出的四个采样点,进行土壤采样,并记录土壤特征。

编号位置颗粒大小土层厚度/cm土壤表层颜色
采样点1山麓50棕色
米样点2山前古河道35棕色
米样点3山坡17浅棕色
采样点4山顶25浅棕色
(1)与初次选点相比,调整后的选点方案优点有________等。
(2)依据表资料,概括可支持假设的结论。

同学们绘制了两个采样点的土壤剖面示意图(下图)。

(3)与采样点3相比,概括采样点1土壤剖面的特点。

实验探究

同学们将采样点1和采样点3的土样带回实验室进行特征分析。

(4)实验结果显示,采样点3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结合表说明原因。

拓展学习

(5)为了进一步验证同学们提出的假设,还可以如何进行研究,提出你的建议。
2024-05-2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