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岛以红色土壤覆盖的高原和环绕高原的大悬崖山脉而闻名,马纳纳拉河溯源切穿旧的悬崖分水岭后,捕获其他水系,流域面积扩大,导致悬崖分水岭局部西移。水系重组后,马纳纳拉河下游大冲大淤,但河口仍然未能发育大规模三角洲。如图示意马达加斯加东部局部水系。

(1)简述马达加斯加岛高原上广布红色贫瘠土壤的原因。
(2)与西侧相比,简述悬崖分水岭东侧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
(3)从气候的角度,说明该地悬崖分水岭易被河流切穿的原因。
(4)分析马纳纳拉河完成水系重组后下游河谷形态的变化。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2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东北黑土地是国家粮食生产的“压舱石”,但若长期掠夺式利用、土壤侵蚀,使黑土地退化,自然肥力下降,会威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黑土地以高土壤肥力闻名,是因为其中有一个黑土层——腐殖质层,它是由于植物的根、茎、叶腐烂形成的黑色腐殖质。由于腐殖质与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结合形成团粒结构,使黑土层容重比其下面的土层较低、疏松、透水性好;当腐殖质进一步分解(矿化)时,可为作物生长提供氮、磷、钾等养分。

请阐述黑土地变薄、“变(肥力下降)”的过程,并从农业生产方面提出东北黑土地的保护措施。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综试卷-高中地理

3 . 下图示意祁连山区石羊河流域上游某地土壤含水量及降雨量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5月份10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降雨量大B.植被吸收少C.蒸发微弱D.积雪融化
2.该地50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其主要原因是(     
A.植物根系浅B.浅层土壤致密
C.降雨量偏少D.深层地温恒定

4 . 某区域地下水水位平均为445米,主要采用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该区域土壤盐碱化加剧。下图示意该区域2001年11月20日-2002年4月3日气温和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土温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表该区域气温和深度30厘米、150厘米土温的折线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2.与90-150厘米土层相比,该区域0-30厘米土层春季含盐量明显较低,主要因为0-30厘米土层(     
A.作物根系吸水较多B.土壤温度回升较慢
C.积雪融水淋溶较强D.受地下水影响较小
3.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2024-05-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9)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冻土层中的地下冰融化可使地面发生沉陷,形成热融负地貌。巴塔盖热融负地貌位于西伯利亚,该地区冬季平均气温-40℃,夏季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水量200 mm,周边有稀疏的针叶林,但其内部未发育针叶林。巴塔盖热融负地貌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原本为热融峡谷,后来逐渐扩大为锅状洼地(下列左图)。下列右图示意该洼地西侧某典型剖面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示剖面热融负地貌发育规模呈正相关的是(     
A.上冰层复合体厚度B.下沙层下界深度
C.周边针叶林覆盖度D.剖面的地表坡度
2.对该地热融峡谷扩大为锅状洼地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A.溯源侵蚀B.侧向侵蚀C.重力崩塌D.风沙磨蚀
3.巴塔盖热融负地貌内部未发育针叶林,主要受制于(     
A.热量条件B.光照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壤有机碳是指以有机质形式储存于土壤中的碳,其含量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多少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关。图左示意祁连山中段黑河大峡谷两岸山地垂直带谱,图右示意峡谷南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随土壤深度的累积变化。

材料二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调查研究表明,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三江平原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

(1)与北岸相比,分析该峡谷南岸形成山地森林的原因。
(2)比较山地森林和高山草甸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3)从气温和植被角度分析三江平原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黑河中游湿地的原因。
(4)从人类活动角度,列出三江平原农场增加土壤有机碳的措施。
2024-04-30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押题(二)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土壤孔隙度即土壤中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它是影响土壤蓄水能力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南方某山地不同植被土壤孔隙度情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孔隙度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灌木林
总孔隙60625077
非毛管孔17181019
毛管孔43444058
1.同样降水条件下,最慢产生地表径流的植被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灌木林D.楠竹林
2.科学家研究发现,该地灌木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植被土壤,其原因可能是灌木林(     
A.枯枝落叶多B.岩石风化强C.阳光照射土壤时间长D.蓄水能力强
3.同样降水条件下,地表径流含沙量最大的是(     
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
2024-04-09更新 | 3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地理试题

8 .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低海拔地区的植物向高海拔地区扩张,这会对高海拔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等造成极大的影响。近30年来,长白山苔原带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小叶章等草本植物逐渐上侵,其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改变了原有植被组成和分布格局。近年来,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小叶章群落趋于稳定,尖被藜芦(草本植物)在苔原带下部林线附近侵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叶章上侵阶段,其分布范围逐渐扩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A.植被逆向演替B.种间竞争减弱C.光合作用优势D.物种多样性增加
2.小叶章、尖被藜芦等草本植物的上侵,对长白山西坡苔原带的主要影响是(     
①草本植物数量增多②灌木植物数量增多③原土壤腐殖质的养分含量减少④原有优势物种作用增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推测长白山西坡苔原带的植被变化特征是(     
①尖被藜芦在低海拔地区横向扩张缩减②尖被藜芦在高海拔地区纵向分布扩大
③草甸化趋势更明显④植物群落演替趋缓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9 . 某区域地下水水位平均为445米,主要采用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该区域土壤盐碱化加剧。下图示意该区域2001年11月20日~2002年4月3日气温和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土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表该区域气温和深度30厘米、150厘米土温的折线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2.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3.与90~150厘米土层相比,该区域0~30厘米土层春季含盐量明显较低,主要因为0~30厘米土层(     
A.积雪融水淋溶较强B.土壤温度回升较慢C.作物根系吸水较多D.受地下水影响较小

10 . 研究发现,寒冷地区的季节性积雪会显著改变土壤温度,进而影响冻土发育。下图示意新疆地区积雪站点2005~2020年冷季(10月至次年3月)平均积雪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疆雪站比,南疆雪站积雪深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风力较大②大气干燥③气温较低④地形封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与伊吾站相比,青河站气温更低但地温较高,是因为(     
A.积雪减少土壤热量散失B.积雪大量反射太阳辐射
C.积雪消融吸收大量地热D.积雪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3.新疆阿尔泰地区的多年冻上区,季节性积雪增加可能会导致土壤(     
A.年最大冻结深度减小B.年最大冻结深度加大
C.年最大融化深度不变D.年最大融化深度减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