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通往地表的毛细管。松土保墒是一个成语,保墒,在古代文献中也称为“务泽”,意思是“经营水分”。《齐民要术》特别强调:“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就是说,锄地是不论次数的,周而复始,没有草也要锄下去。农谚“锄头自有三寸泽”就是对松土保墒功能的生动总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锄地可防止土壤干旱的原理是(     
A.破坏土壤水分蒸发通道B.夯实土壤,堵塞水分蒸发通道
C.降低地下水水位D.提高土壤比热容,减少蒸发
2.锄地的最佳时机是(     
A.冬至B.夏季C.雨后D.秋收后
3.松土保墒这一农业技术最早可能出现在(     
A.松花江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

2 . 红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其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腐殖质少,土质黏重,肥力较低且呈酸性,不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下图示意红壤的性质及改良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红壤分布地区的植被(     
A.以常绿硬叶林为主B.树形呈尖塔状
C.多有茎花现象D.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
2.图中红壤改良措施里的甲、乙、丙分别对应(     
A.种植绿植肥料、在土壤中掺入沙子、施加熟石灰
B.种植绿植肥料、施加熟石灰、在土壤中掺入沙子
C.在土壤中掺入沙子、种植绿植肥料、施加熟石灰
D.施加熟石灰、种植绿植肥料、在土壤中掺入沙子

3 . 古人对各地土壤的差异深有认识,如明代的《广志绎》:“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清代的《皇朝经世文》:“江南水田冷,宜火粪(草木灰);江淮以北,宜苗粪(绿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说明,与“南土”比,“北土”(     
A.透水性好、持水性好B.透水性差、持水性差
C.透水性差、持水性好D.透水性好、持水性差
2.造成“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貌C.岩石D.水文
3.“江南水田冷,宜火粪;江淮以北,宜苗粪”,从现代科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施放草木灰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B.施放草木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C.种植绿肥使营养元素在地表富集D.种植绿肥降低成土母质风化速度
2022-05-12更新 | 2609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东南部,该国M地(见下图)为丘陵地形,年降水量约为900mm。在M地这片干燥的落叶林地上,过去农业生产以刀耕火种方式种植玉米为主,由于土壤贫瘠,单产很低。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扎根该地,推广秸秆堆肥技术,实施蔬菜和水稻轮作。该地雨季生产的蔬菜外销欧洲,干季生产水稻。这种蔬菜和水稻轮作技术有效缓解了马达加斯加的贫困和饥荒。下表阴影部分示意马达加斯加M地气旋雨季和传统农事活动的月份分布。





(1)甲、乙、丙代表了播种、休耕、收获三种农事活动,请指出其对应关系。
(2)简析M地过去土壤贫瘠的原因。
(3)推测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为改善M地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所采取的措施。
(4)分析蔬菜和水稻轮作能有效缓解马达加斯加贫困和饥荒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学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湖南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孔隙度低、通透性差)。他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



(1)该地理学习小组从哪些方面对方面对土壤进行观察。(至少说出两个方面)
(2)从学生绘制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的关系图中,能表现出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有哪些?(至少说出两点)
(3)针对该土壤特点,请你给出提高土壤肥力的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