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状况一直比较稳定,其主导因素是(     
A.自然环境B.河湖分布C.经济格局D.国家政策
2.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合理措施是(     
A.鼓励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B.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C.实施移民搬迁,分散大城市职能D.完善信息网络,监测人口流动

2 . 人口丰度指某地区的人口密度与所属国家人口密度的比值。根据人口丰度的数值可将中国边境地区分为人口极端稀疏区、人口绝对稀疏区、人口相对稀疏区、人口密度均下区、人口密度均上区五类。下图示意2000~2010年中国边境内外人口丰度及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中国边境人口集中分布于(     
A.东北边境外B.东北边境内C.西北边境内D.西南边境内
2.在中国东北边境内,形成中蒙与中朝人口丰度差异的原因是(     
A.气候B.地形C.文化D.历史
3.2000~2010年,中国边境人口丰度的变化趋势是(     
A.边境内整体呈减少趋势B.边境外整体呈减少趋势
C.东北边境涨幅较小D.西南边境减少较明显
3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

材料二: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及胡焕庸线示意图。

(1)据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近年来“胡焕庸线”西侧地区人口外迁现象趋缓,试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3)简述“胡焕庸线”西侧地区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提出解决措施。
2023-04-30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二)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河南省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且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西部地区多山地。图为2020年河南省人口密度分布图。

(1)描述河南省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影响河南省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3)说明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对河南省的有利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界线为著名的胡焕庸线,界线两侧人口密度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我国人口密度分布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平原高于山区②沿海高于内陆③东北高于华北④中部高于西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人口迁移是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由于气候恶劣,人口外迁加剧
B.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地区人口迁出越来越多
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都存在有利的一面
D.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人口分布趋向均衡
3.西藏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候寒冷B.纬度低,气候湿热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D.地势高,气候寒冷
2023-04-1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左图)是一条全国尺度最重要的人地关系突变线,它综合反映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强度的限制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约束的适应。右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人口分布集中区,简要分析该地区人口密度大的自然原因。
(2)说明兰州至武威一线人口密度突变线突破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的原因。
(3)推测这条人口密度突变线今后是否会向西北移动并分析原因。

7 . 青藏高原是我国人口稀疏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青藏高原人口数量不断增长,2010年常住人口由813.29万人增长到1239.76万人。下图为2010年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人口的分布特征是(     
A.人口地区分布较为均衡B.低海拔的河谷地区密度小
C.寒旱核心区附近密度小D.祁吉线以东以南地区密度小
2.限制祁吉线以西以北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①高寒       ②干旱       ③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起伏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是我国人口众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人口问题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影响。根据《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至2015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

(1)根据材料归纳上海市人口的特点。
(2)描述1990~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3)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1-08-28更新 | 806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典型的人口稀疏区之一,但内部人口地域分异明显。下图分别从经度、纬度、极向(最大与最小人口密度连线方向)和垂直四个维度反映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按“胡焕庸线”思想,学者提出一条青藏高原的人口地理划分线。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B.降水C.水源D.热量
2.图c为极向距离的人口密度差异。则人口极端稀疏区大致最接近(     
A.37° N,85° EB.30° N,90° E
C.35° N,100° ED.30° N,80° E
2020-12-16更新 | 842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1月)
10 . “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胡焕庸现象”即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读我国“胡焕庸线”和省级行政区空间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分布存在“胡焕庸线”的最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差异B.经济水平差异
C.社会文化差异D.人口政策差异
2.随着我国逐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胡焕庸线
A.以西地区人口占比升高B.以东地区人口占比升高
C.以西地区人口数量减少D.以东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3.下列举措可能会加剧“胡焕庸现象”的是
A.巴西开发亚马孙雨林B.越南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C.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地区D.中国开放沿边地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