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通辽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其南、北部是高山丘陵,中部为辽河冲积平原,历史上水草丰美,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丘陵区,流动强,很少有人口定居。下图示意现今通辽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时期的通辽地区很少有人口定居,可能是因为当地     
A.对外交通便利B.宗族观念强C.以游牧业为主D.建房水平低
2.现今通辽地区人口分布(     
A.中部人口密度最大B.丘陵地区人口最多
C.南部人口密度最小D.各区域人口较均匀
3.推测影响通辽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条件B.水源条件C.矿产资源D.植被类型
2024-06-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读“我国某城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城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条件改善B.行政区划变动C.生育政策调整D.落户政策放宽
2.该城市可能位于(     
A.成渝城市群B.珠三角城市群C.京津冀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
2023-06-2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2015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网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下图示意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比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     
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
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
2.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环境质量变化B.农业发展C.政策引导D.交通改善
3.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A.城镇化问题加剧B.人才大量流失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D.城市环境改善
2023-04-25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图示意1990一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     
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
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
2.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环境质量变化B.农业发展C.政策引导D.交通改善
3.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A.城镇化问题加剧B.人才大量流失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D.城市环境改善
2023-03-28更新 | 3036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胡焕庸线不仅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也是自然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分界线。有学者为深入研究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将胡焕庸线以东区域细化为3个梯度。下图为“长江经济带胡焕庸亚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长江经济带四区域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Ⅳ、Ⅱ、Ⅲ、IB.Ⅱ、Ⅳ、Ⅲ、I
C.Ⅳ、Ⅲ、Ⅱ、ID.Ⅱ、Ⅲ、Ⅳ、I
2.影响Ⅱ、Ⅲ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河流
2023-04-28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胡焕庸线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其两侧不仅人口密度悬殊,自然景观及经济发展也存在显著差异。下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下表示意1982~202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东南人口占比(%)西北人口占比(%)
202093.56.5
200093.96.1
198294.25.8

1.胡焕庸线(     
①西北侧以高原、盆地为主
②东南侧矿产资源比西北侧更丰富
③1982~2020年东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异越来越大
④西北侧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是因为海拔高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据图表数据推测,1982~2020年胡焕庸线西北侧人口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西北侧自然条件优越B.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
C.国家政策的引导D.东南部环境承载力降低
3.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强制人口向西北地区迁移B.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D.有效提高西部资源的利用率

7 . 石羊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地处甘肃省中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多丘陵荒漠,流域内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近年来,石羊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发生变化,部分地区开始进行生态移民。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羊河流域人口分布特点为(     
A.南部多,北部少B.河流下游多于上游
C.东部多,西部少D.丘陵荒漠多于绿洲
2.影响石羊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土壤D.水源
3.推测图示区域最需要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的是(     
A.永昌县B.古浪县C.民勤县D.金川区
2024-05-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八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8 . 人口集中度指数(C表示)通常用来描述区域内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C值越大,说明区域的人口分布越集中,表示人口分布越不均匀;C值越小,越接近于零,表示人口呈现均匀分布。图示意长江经济带6市2015~2019年人口集中度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区域内人口分布经历了先集中后分散过程的城市是(     
A.南京市B.南昌市C.昆明市D.贵阳市
2.推测上海市人口集中度指数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等级较高B.迁入成本较低C.社会融入度高D.收入水平较高
2024-05-10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口数与死亡人口数之差)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是反映某一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指标。西藏自治区由于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一直以来人口稀少,且分布不均。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1965——2017年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1)从地形角度推测西藏自治区人口分布多的地区。
(2)分阶段描述西藏自治区1965—201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征。
(3)简述自1970年之后,西藏自治区人口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2024-04-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下图为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常住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千米)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分布特点。
(2)分析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推测长江经济带内人口迁移的方向。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