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韦雷博村是一个坐落在印度尼西亚东部弗洛雷斯岛芒加莱地区的偏僻村落,位于海拔1200m的高原上,只能步行前往,被称为“云端上的村庄”,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巴鲁扬屋是韦雷博村的传统房屋,形状类似锥形,由5层楼组成,具有储存种子、居住和日常生活、给祖先供奉祭品、储存食物和物品、为旱季保留粮食等功能,下图示意韦雷博村位置和巴鲁扬屋景观。



(1)简析韦雷博村村落选址的合理性。
(2)分别指出巴鲁扬屋第1、2层的主要功能,并说明判断理由。
(3)目前韦雷博村仍保留有其文化传统,说明原因。
(4)近年来当地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但该村部分青壮年仍选择外出发展。试解释该现象的成因。
2023-08-29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2 . 徽派建筑是我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浙西部分地区。徽派民居的特点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典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徽派建筑群落中,民居普遍楼层较高且楼间距较近的原因?
(2)说明徽派建筑群落中户与户之间有高高的马头墙隔开的主要目的?
(3)指出徽派建筑中,天井的现实意义?
2024-03-09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豫南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备用卷)

3 . 横断山脉中段的四川省乡城县河谷两岸分布着6000多座墙体为白色的方形碉房“白藏房”。白藏房主要由黏土夯筑,为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其建筑时间一般选择在晚秋和早春。白藏房墙体较厚,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屋顶为平顶(如下图)。每年收获季节,藏族同胞会将山上的白垩土粉末化,加水搅拌成白色土浆装入酥油茶壶,从墙头向下浇灌,直到土墙变白,这被称为“白色灌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藏族同胞选择晚秋和早春建筑白藏房主要是因为(     
A.该季节晴天少,较为凉爽,适宜劳作B.该季节空气较干燥,利于墙体晾晒和固化
C.该季节降水较多,房屋易压紧固结D.该季节气温高,易于取土
2.下列不是当地藏族同胞选择白垩土做原料的原因的是(     
A.就地取材B.藏族尚白
C.白色吸收太阳辐射多,利于夜晚保温D.白色反射太阳辐射多,利于白天降温
3.下列关于白藏房的设计,描述合理的是(     
A.窗户较小,有利于抵御风沙B.墙体较厚,冬暖夏凉
C.屋顶为平顶,有利于收集雨水D.房屋上窄下宽,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2024高三下·内蒙古·专题练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梯井是古印度文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提供了蓄水、纳凉等多种用途。阶梯井的四周是阶梯状的台阶,井底有闸门提升地下水位,地底下直通一座蓄水池。目前大部分阶梯井处于不同程度的废弃状态。下图为印度西部某阶梯井景观图和印度年降水量图。

(1)描述印度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比较印度半岛南部地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季节性差异并说明原因。
(3)从气候角度,简析古印度西部阶梯井出现的原因及作用。
(4)解释目前大部分阶梯井处于不同程度废弃状态的原因。
2024-03-11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旧教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岛是南美洲最大的岛屿,主岛略呈三角形,西、南部及群岛为安第斯山脉的延伸,群峰海拔在2100m以上,夏凉冬冷,年降水量地区差异显著,岛上的动植物资源保存较好,茂盛的山毛榉树构成了森林的主体。下图示意火地岛的位置及“醉汉树”景观。



(1)火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均朝同一方向生长,被称作“醉汉树”。推测“醉汉树”树冠指示的方向,并说明理由。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解释火地岛西海岸地形破碎的原因。
(3)火地岛的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6 . 水是影响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某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大部分建筑材料取自村落附近,村中有引水渠贯穿村巷(如下左图所示)。下右图示意该村落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落修建引水渠的主要目的与引水点处河流流向是(     
A.提供饮食用水,由北向南B.提供洗涤用水,由北向南
C.排放生活污水,由南向北D.灌溉农田菜园,由南向北
2.该村落最可能位(     
A.四川盆地B.珠江三角洲C.吐鲁番盆地D.小兴安岭山区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颗印”是昆明地区汉、彝先民共同创造的传统四合院民居,由正房(长辈居住)、左右厢房(子女等人居住)以及倒座(可供客人居住)等四个部分及天井组成。因其外观方正如印章,故得名“一颗印”。天井很小,为安全目的,外墙开小窗或不开窗,墙体厚重。在防风、防水、遮阴、防寒保温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体现。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终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昆明“一颗印”民居设计的最根本原则之一。



(1)描述昆明“一颗印”民居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2)从气候角度分析“一颗印”民居中天井的功能。
(3)说明“一颗印”民居体现的地域文化。
2022-04-20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外观古朴厚拙,极具地方特色。它主要分布在我国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在威海市荣成港西镇巍巍村尚保存20多幢有200多年历史的海草房,下图为胶东半岛的海草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海草描述正确的是(     
A.海草干燥遇火容易燃烧B.海草柔韧防虫蛀适宜盖房
C.海草盖房日晒雨淋易腐烂D.海草口味清淡适合喂牛羊
2.海草房以“人”形屋顶、厚石砌墙、顶部覆草、紧绷渔网为特色,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人”形屋顶:防晒、防风、排水B.厚石砌墙:防潮、防浪、恒温
C.顶部覆草:排水、保温、透气D.紧绷渔网:防漏、防风、防鸟
2021-05-09更新 | 1563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9 .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也各有差异。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下图分别是客家土楼、四合院、傣家竹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客家土楼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     
A.地形平坦,森林茂密B.气候寒冷,多大风天气
C.土质黏重,降水较多D.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2.四合院大多“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主要原因是(     
A.南面河流湖泊密布B.南面地形平坦开阔
C.朝南光照好气温高D.朝南土壤肥沃深厚
3.傣家竹楼体现了人地和谐理念,具体表现在(     
A.屋顶坡度大,利于遮阳B.结构简单,方便搬迁
C.因地形崎岖,底层架空D.竹木结构,利于散热

10 . 泊头清真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坐落在泊头回民街区,它坐西朝东,面对大运河,是一座木制结构古建筑群,风格独特,集建筑、雕刻、彩绘、书法等于一体。左图为泊头清真寺景观,右图为阿联酋阿布扎比大清真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泊头清真寺与阿布扎比大清真寺风格迥异,主要由于泊头清真寺(     
A.受季风气候影响强B.融入了中国建筑风格
C.附近林木资源丰富D.融入佛教、道教元素
2.泊头清真寺附近回民街区的形成,最早得益于(     
A.地形、气候利于传教B.封建王朝的政策强制
C.京杭大运河商贾云集D.传统农业宗教的演变
2022-06-03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第八中学、一六八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