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而在村内,两列建筑之间通道狭窄,此巷高而窄,称为冷巷。图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和功能不包括(     
A.减少对耕地占用B.利于排水和防洪
C.利于采光和通风D.利于御寒和防火
2.冷巷被誉为岭南传统建筑的精髓,其在建筑设计中具有组织自然通风的功能。主要原理是(     
A.墙高巷窄接受太阳辐射少,与建筑内形成温差促进对流
B.冷巷走向与季风风向垂直,利于增大风力促进通风散热
C.冷巷南北连接池塘和山岭,池塘和山岭温差大形成对流
D.冷巷内地面气温低于高空,烟囱效应促进垂直方向对流
2024-06-0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中丘陵某片区山丘相对高差约3080米,形成了响应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的“堰塘冲田系统”——丘底冲田(冲田是指蓄水塘下游沿径流路径而建、顺丘麓谷地逐层开垦的多级水田,可通过田埂的升合进行放水与蓄水,一般在秋收后进行休耕,囤水越冬)、汇水筑塘、丘顶植林,“依山靠林近塘面田”的乡村格局形态,宅基地分布零散。下图为川中丘陵某片区等高线图。

(1)说明堰塘冲田系统是如何响应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的。
(2)指出聚落建筑的分布规律及作用。
(3)指出堰塘冲田系统对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
(4)简析冲田在冬季囤水并休耕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2024-05-1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下图为哈尼乡村空间垂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能体现当地地域文化景观的有(     
①森林②江河③梯田④村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哈尼乡村空间垂直结构体现了(     
A.因地制宜的思想B.征服自然的信念
C.不违农时的原则D.崇拜自然的观念

4 . 云南省元阳县阿者科村是保留较为完整的哈尼族古村落。当地传统特色民居蘑菇房(形如蘑菇)多分为3层:底层饲养牲畜,存放农具;二层用作生活起居,内设有常年不灭的方形火塘;三层为粮仓,底部用土层覆盖。下图为该村哈尼族蘑菇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蘑菇房内设有常年不灭的方形火塘,反映了当地(     
A.全年降水均匀B.全年温度低
C.气候潮湿,多云雾D.昼长较短
2.蘑菇房三层底部用土层覆盖,该土层的主要功能是(     
A.防火B.防潮C.防雷D.防虫
2024-05-02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暑假小张随某旅行团对我国某省份进行研学旅游,在研学过程中发现某区域居民的传统劳作方式是用海滩晒盐;而有的区域传统民居的主屋多属于“半穴”结构建筑,房屋一般位于地下约2米处,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被称为“地下屋”。下面左图示意该省份区域状况,右图示意“半穴”结构建筑。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半穴”结构建筑主要是为了规避(     
A.台风B.地震C.洪涝D.风暴潮
2.“地下屋”最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A.甲B.乙C.丙D.丁

6 .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北京四合院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四合院(     
A.坐南朝北,利于采光B.窗户较大,利于散热
C.墙壁较厚,利于抗震D.庭院封闭,利于防风
2.北京四合院建设注重(     
A.就地取材B.临水而建C.纵轴对称D.前街后河
3.北京一直重视保护四合院,主要是为了(     
A.发展旅游产业B.提升国际地位C.增加住房供给D.传承传统文化
2024-03-28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的象征,是中原汉民族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土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墙体厚实,以圆形土楼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福建土楼文化,反映出历史上人口迁徙使(     
A.人口分布日益均衡B.中原文明得到推广
C.汉族分布更集中D.人口分布更分散
2.图中土楼反映了当地(     
A.气候湿热B.河网密布C.地势低平D.地质稳定
3.与方形土楼相比,圆形土楼(     
A.减少实用面积B.排水效果减弱C.防御功能增强D.通风采光减弱
2024-03-25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3-24高三下·河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8 . 我国北疆地区的地形与气候环境差异大,形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下图示意北疆四种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御寒保暖效果最好的建筑类型是(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对各类建筑设计特点解读合理的有(     
①甲类建筑用泥巴盖顶——防范强风②乙类建筑屋面覆土长草——削弱光照
③丙类建筑上窄下宽——便于排水④丁类建筑用砖块砌脚——抵御潮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21更新 | 545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某村传统民居多采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下图示意该村落的内部空间结构。

(1)根据传统民居特征,分析该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2)说出甲土地利用方式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3)推测影响该村落选址的因素,并说明理由。
2024-02-27更新 | 745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据湖南省行政村名的特征,湖南地名分为12类,其中带有河、湖、峰、岭、坳、塘、井、坪、堰等字的地名较多。因多种因素,地名逐渐消失,成为地名文化遗产上的一大遗憾。下图示意某年湖南省行政村名类型及个数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湖南省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四季分明,土壤肥沃B.水热充足,经济发达
C.地形复杂,水网密布D.平原辽阔,资源丰富
2.湖南省地名中与“堰”“坪”“塘”相关的地理要素依次分别是(     
A.水文—地形一建筑B.工程—地形—水文C.工程—水文一方位D.意愿—姓氏—水文
3.推测地名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城乡规划③资源开发④城市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15更新 | 961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