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长牛尊青铜器(下图),是河南省安阳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原型是圣水牛,现已灭绝,在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圣水牛骨骼。圣水牛是一种曾生活在黄河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水牛,同时期该地还生活着像亚洲象、犀牛等这些在今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



(1)说出圣水牛生存的地质年代及该时期繁盛的植被类型。
(2)推测圣水牛生存时期黄河流域气候特点,并说出依据。
(3)推测圣水牛灭绝的原因。
2 . 地理实践是地理学习方法之一,某地理实践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某处的地层与化石进行了实践研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活动一:地层与古地理环境

地层是地壳上部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下图为该实践小组绘制的地层柱状剖面图(把一个地区的地层层序、化石和厚度等,按一定比例尺和图例,用柱状图解的方式表示)。

   

注: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

该小组的实践报告如下:

(1)图中的地层岩石是_______岩,它具有明显的_______构造,地层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 的遗体或遗迹保存其中,形成_______,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2)图中地层②形成于______代,恐龙大量繁盛,被称为"______的时代”。在陆地植物中               
_____植物占主导地位,也是重要的成_______期(填写矿产名称)。
(3)在地质年代,该处曾是一片海洋,理由是曾经出现过______________(填生物名称);在地层④到地层②形成阶段,该地地壳经历了一次_______(填“抬升”或“下降”)过程。

活动二:植物化石与古气候

煤的形成需要大量植被的生长和繁殖,以及合适的堆积环境。

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时期撒出的孢子和花粉总称。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地层②中含有大量的桦树花粉。

(4)从地层②到地层①的形成阶段,该地气候变化的表现为_______

3 . 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早期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C.乙丙丁甲D.丁丙乙甲
2.乙化石形成时期(     
A.海洋中无脊椎动物繁盛B.出现爬行动物
C.为重要的成矿期D.联合古陆解体
3.图中丙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A.蕨类植物B.海生藻类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4 . 图为甲、乙两地地层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时代的地层是(     
A.①、ⅡB.②、ⅡC.③、ⅢD.②、I
2.关于图中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层越厚说明该地质时期越长B.每个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C.I地层中化石代表的生物的结构最复杂D.甲地地层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层形成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的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B.鸟类C.两栖类D.鱼类
2.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中生代
C.元古宙D.新生代
3.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进入(     
A.爬行动物时代B.哺乳动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
2023-10-09更新 | 59次组卷 | 65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裸子植物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A.总体比较湿润
B.总体比较寒冷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
2.在图示甲时期(     
A.被子植物开始出现
B.是铁、金等的成矿时期
C.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D.地壳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7 . 要想了解地球历史,就要了解地层和化石,就要学会读地质年代表。左图为彩虹恐龙化石,右图为地质年代表部分年代的气候变化及动物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二叠纪时期相较于志留纪时期(     
A.物种更丰富B.冰川范围缩小C.陆地面积扩大D.海平面上升
2.彩虹恐龙生活的时期,(     
A.古老的两栖动物灭绝B.陆地蕨类植物生长茂盛
C.形成丰富的煤炭资源D.喜马拉雅山脉迅速崛起

8 . 2022年中国大陆科研人员在辽西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生存于早白垩纪渤海舞龙化石。该恐龙是肉食性恐龙,体长约0.5米,其四肢均保存有羽毛痕迹,尾部末端长有两条长尾羽。下图是渤海舞—龙化石复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渤海舞龙生活在(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渤海舞龙生活的地质年代(     
A.海生藻类繁盛B.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C.形成现代地貌格局D.重要的煤炭成矿期

9 . 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影响,通过研究地层和他们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变迁。宁波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去年在新疆研学时,发现岩层中存在“日射珊瑚”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射珊瑚”化石形成时期,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最有可能为(     
A.温热干燥的荒漠B.高温多雨的雨林
C.温暖湿润的浅海D.寒冷干燥的苔原
2.环境变迁可能会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分别出现在(     
A.前寒武纪末期和古生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2023-08-29更新 | 1071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化石与地质年代表的内容逻辑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选项内容为图中数字内容的选项。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使其内容间的逻辑关系成立。选项内容:生物;地理环境;地层;地球演化的阶段性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地质年代表的“时间”单位中,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写出从地球诞生到现在,在地质年代表中该时间单位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①内容与化石之间的逻辑关系。
(4)说明化石与③内容之间的关系。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