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5 道试题

1 . 2023年11月24日,《自然通讯》发表的文章称,全球现存巨型动物在第四纪的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早期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与智人(人科人属智人种,仅存的人类物种,现代人都属于智人种晚期智人亚种)的扩张有关,而不是气候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文中提到的第四纪(     
A.属于中生代B.属于新生代C.类人猿出现D.被子植物出现
2.由此可见,我国建立大熊猫等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非常必要,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D.阶段性原则

2 . 百岁兰是一种生长在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形状十分奇特,茎秆高4米,地面上只有20厘米左右,有两片从茎顶生出并左右分开的叶子,匍匐于地上,叶宽30厘米,长3米左右,最长能有6~7米(左图)。它主要分布在安哥拉与纳米比亚沙漠(右图)。经过碳14测年,推测其平均寿命可达数百年,其中一部分甚至可到2000年,故得此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早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与其他沙漠植物的针状叶子相比,百岁兰叶片宽大的原因是(     
A.根系发达,可获取地下水源B.靠近沿海,拥有露水补给
C.纬度高,蒸发量小D.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3.在百岁兰“长寿的一生中”,叶片所起的作用是(     
①减少蒸发②减轻侵蚀③获取养分④塑造形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推测百岁兰叶片所具有的特点是(     
①叶片较厚,为革质②表面有气孔构造③表皮密闭,密封性好④叶片较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1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

3 .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内,存放着一块名为“中华龙鸟”的化石(如下图)。这块中华龙鸟化石最初被发现时,因为羽毛特征的存在,曾经被专家误认为是原始的鸟类。中华龙鸟并非鸟类,而是一种生活在1.4亿年前的恐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华龙鸟繁盛时期,地球的环境特征为(     
A.气候寒冷干燥B.气候温暖湿润C.大气含氧量极低D.陆地湖泊沼泽极少
2.下列选项中,与中华龙鸟同时期达到繁盛的物种是(     
A.哺乳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C.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

4 . 研究认为南京雨花石形成于新生代第三纪晚期到第四纪早期,先由岩浆中的残余热液填充在火山岩空隙中形成玛瑙球,后出露地表受外力作用,表面趋于光滑,磨圆度逐渐提高。完成下面小题。

1.南京雨花石形成的时期(     
A.联合古陆形成B.鱼类开始出现
C.恐龙开始出现D.被子植物繁盛
2.根据材料推测,南京雨花石的形成过程为(     
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下沉—流水沉积
B.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岩浆喷出—变质作用—地壳下沉—流水沉积
D.岩浆喷出—变质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3.下图是雨花石、石灰岩、砾岩(砾块胶结而成)和浮石(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而成)四种岩石,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石灰岩,②为雨花石B.③为砾岩,④为浮石
C.①为砾岩,④为石灰岩D.②为浮石,③为雨花石
2023-12-1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下图示意35亿年来地球大气中O2CO2的含量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地球上植物出现后(     
A.O2的含量上升B.CO2的含量不断上升
C.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D.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2.蕨类植物发展时期(     
A.是铁矿成矿期B.是煤炭成矿期C.喜马拉雅山形成D.霸王龙出现
3.地球大气成分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A.生物B.土壤C.水D.火山
2023-12-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校标考试(期中)地理试卷

6 . 下图为猛犸象还原简笔画图。猛犸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是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最大的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是冰川时期的庞然大物。猛犸象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灭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猛犸象生活在(     
A.古生代早期B.古生代晚期C.中生代D.新生代
2.猛犸象灭绝的时期(     
A.气候开始变冷B.三叶虫开始灭绝
C.恐龙大量繁殖D.气候开始变暖
2023-12-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校标考试(期中)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三叶虫只生存在(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023-12-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经贸高级职业学校(盐城市高级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8 . 广东大峡谷长约15km,深约300m,峡谷谷顶宽窄不一。大布河两条支流分别从北侧和东侧以瀑布形式流入峡谷,河谷中多跌水、瀑布。早古生代该区域为海洋,该地基底地层属于前寒武纪一早古生代强烈褶皱变质岩系,上覆厚达数百米的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志留纪地层缺失。下图为“广东大峡谷部分地质年代地层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生代不同地质时期地质作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寒武—奥陶纪沉积作用B.志留纪外力侵蚀
C.泥盆—石炭纪地壳下沉D.二叠纪地壳继续抬升
2.大布河对广东大峡谷地貌发育的塑造作用表现为(     
A.河流下蚀作用强,使谷底展宽B.溯源侵蚀,使河谷不断加深
C.侧蚀作用使峡谷不断加长D.流水对岩石差别侵蚀,形成瀑布、孤峰
2023-12-06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地球的历史有46亿年,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地层中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年代和顺序。

1.下列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层中的化石是指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B.各类地层中均含有化石
C.含有软骨鱼化石的地层多形成于古生代D.我们可以在一些煤层中找到大量被子植物化石
2.大量的铁、金、镍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     
A.前寒武纪地层B.古生代地层C.中生代地层D.新生代地层

10 . 地层沉积物能较好反映古环境变化。齐家文化聚落地处黄河上游某支流的山间洪积扇,区域地质作用强烈。该聚落因环境变化导致突然消失,聚落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下图为齐家文化聚落遗址地层沉积物序列,该序列中的古土壤和黄土沉积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直接导致该聚落突然消失的灾难可能是(     
A.地震破坏B.暴雨泥石流C.黄河大洪水D.气候变化
2.在地层年代(距今●千年)11.50—1.20期间,该区域气候呈现(     
A.冷—暖—冷B.冷—暖C.暖—冷—暖D.暖—冷
2023-12-06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地理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