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47 道试题

1 . 札达盆地平均海拔约3735m,内部沟壑纵横,干旱荒芜,看起来了无生机,但它却是古生物化石的富集区。约500万年前,札达盆地是古湖泊,后因板块加速隆升,湖水外泄,古湖床裸露。盆地形成后,经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由东南向西北贯穿盆地的象泉河。五百万年来,札达盆地中的植被经历了从阔叶林到针叶林、灌木丛、草地,再到荒漠的变化过程。下图为札达盆地地质构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札达盆地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特征为(     
①寒冷干燥②温暖湿润③风力沉积④河湖沉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影响札达盆地气候演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由森林到荒漠的植被变化B.喜马拉雅山脉的不断隆起
C.札达盆地的内部断裂下陷D.古札达湖湖水外泄、湖泊消失
3.札达盆地古生物化石大量出露的原因是(     
A.环境优越,生物众多B.流水冲刷,深切地表
C.地壳上升,风力剥蚀D.气候寒冷,冰川侵蚀
2024-03-15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我国学者对出土于临洮的恐龙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骨骼属于剑龙,这可能是甘肃首次发现剑龙类恐龙化石。这一发现,对研究中生代白垩纪时期的恐龙具有重要的古生物学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临洮恐龙化石出土于中生代地层,中生代又称(     
A.三叶虫时代B.爬行动物时代C.无脊椎动物时代D.哺乳动物时代
2.下列事件属于中生代的是(     
A.联合古陆形成B.落基山脉形成C.裸子植物繁盛D.人类开始出现
3.根据本次临洮恐龙化石的发现,可以合理推测(     
A.该地地层形成与沉积作用有关B.剑龙是临洮出土的最古老恐龙
C.该时代地层中保留有人类遗迹D.临洮各时代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2024-03-1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恐龙繁荣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B.海洋生物以三叶虫等无脊椎动物为主
C.藻类植物繁盛D.是煤炭和石油的重要形成时期
2024-03-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4 . 锂是一种战略性矿产资源,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被誉为“白色石油”。

锂广泛应用于锂电池制造、玻璃、陶瓷等领域。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南美洲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多为盐湖卤水型锂矿。这里的盐湖品质较好,但开发程度较低。传统提锂工艺通过抽取引流卤水,经晒制及化学处理后提取锂金属,提纯过程需要大量淡水。

我国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锂消费国和进口国,2022年对外依存度达74.3%。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目前我国多家企业获取了“锂三角”地区部分锂矿开采权,这一地区成为我国锂矿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1)判断下列关于世界锂资源的叙述是否正确。
①2021年,南美“锂三角”锂储量、产量的全球份额均超过50%____(单选:A正确/B.错误)
②全球锂产量2018年以来迅猛增加,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____(单选:A.正确/B.错误)
③图3、4中均缺少“锂三角”中的玻利维亚,该国锂矿在2021年之前可能尚未得到系统勘探和开发____(单选:A.正确/B.错误)
④2000年以来,我国锂矿产量一直位居全球第三,是世界锂矿生产大国____(单选:A.正确/B.错误)
(2)下图示意“锂三角”盐湖卤水型锂矿的成矿过程,据图填空,完成结构图。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盐湖卤水型锂矿的形成过程,推断其成矿时代主要为(     )(单选)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4)推测“锂三角”地区锂矿开发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5)有观点认为:加强中国企业与“锂三角”国家锂矿的合作开发,既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简述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4-03-14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卷

5 . 20233月下旬,某地学小组在甲村进行地学考察,下图为小组成员标注当地出露岩层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考察期间,图中河流全河段突发洪水,造成因素最有可能是(     
A.暴雨B.水库放水C.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
2.在甲处往下挖,不可能挖到(     
A.石炭纪岩层B.泥盆纪岩层C.侏罗纪岩层D.三叠纪岩层
2024-03-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精品解析:广西南宁、柳州等地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6 . 2019年陕西首次发现第四纪中华鳖化石,经研究暂定为新发现种——宝鸡中华鳖。鳖生活于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在安静、清洁、阳光充足的水岸边活动较频繁。下图为中国已发现的鳖类化石分布图,下表为地质年代表(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时间(亿年)
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0.026
新近纪0.23
古近纪0.66
中生代白垩纪1.45
侏罗纪2.01
三叠纪2.52
古生代晚古生代二叠纪2.99
石炭纪3.59
泥盆纪4.19
早古生代志留纪4.44
奥陶纪4.85
寒武纪5.41

1.推测宝鸡中华鳖主要生活在(     
A.滨海环境B.滨湖环境C.森林环境D.盐沼环境
2.宝鸡中华鳖化石所在地层属于(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岩石圈
3.关于图1已发现鳖类化石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总体分布特征为西多东少B.分布的最东端位于辽宁省
C.中生代化石的分布地点数量最多D.新发现化石在新生代化石最西侧
2024-03-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长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综合演练(一)地理试题

7 . 湘西处于我国地貌二、三级阶梯转折线南段,是云贵高原边缘低山与中山结合带。该区域构造运动和流水侵蚀等作用复杂,在高原边缘广泛形成具有多种切割形态的古夷平面,表现为台地与峡谷地貌的紧密交互。图为“湘西洛塔-召市地区地质概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洛塔台地属于(     
A.背斜山B.向斜山C.背斜谷D.向斜谷
2.洛塔台地东西两侧地层宽窄差异较大,主要是(     
A.挤压力不均B.侵蚀力不匀C.升降度不一D.风化度不齐
3.洛塔台地经历多期构造作用,具体表现为(     
A.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流水侵蚀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流水侵蚀→褶皱隆升
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8 . 202310月,科学家在距今约2.2亿年的地层中发现鲨鱼化石。读如图地质年代表示意(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该鲨鱼化石所在地层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该化石的发现,可以(     
A.判断古气候分布规律B.重现全球海陆分布格局
C.加速生物的演化进程D.推测当时自然环境特征
2024-03-10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 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卷
2024高三下·河南·专题练习
综合题 | 较难(0.4) |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植物是指生长在海岸潮间带淤泥深厚的海滩上,受周期性海水浸淹,具有特化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适应机制的一类植物。环南海区域位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红树植物分布区的中心地带,其红树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扩散历史非常复杂,物种数量仅次于邻近的大洋洲及新几内亚,远高于全球其他区域。图示意环南海区域红树植物种子季节性(北半球)长距离迁移扩散路线。


注:深灰色部分是末次盛冰期(约600万年前)时海平面下降120米后出露的陆地。


(1)说明红树植物种子进行远距离迁移应具备的特性。
(2)分析我国海南岛红树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3)推测环南海区域红树植物遗传结构与印度洋、大西洋地区差异大的原因。
2024-03-1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河南、新疆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10 . 2023914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在福建某地层中首次发现已知世界上中生代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化石,填补了鸟类起源的部分空白,命名为奇异福建龙。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化石被发现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
2.关于“奇异福建龙”及其生活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哺乳动物B.属于主要的成煤期C.被子植物繁盛D.联合古陆尚未形成
2024-03-1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