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2 道试题

1 . 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海陆变迁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2.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A.海生藻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蕨类植物
3.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晚的是(     
A.爬行类B.鸟类C.两栖类D.鱼类
2023-12-07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一上地理期末卷(鲁教专用·考题猜想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题猜想卷

2 . 广东大峡谷长约15km,深约300m,峡谷谷顶宽窄不一。大布河两条支流分别从北侧和东侧以瀑布形式流入峡谷,河谷中多跌水、瀑布。早古生代该区域为海洋,该地基底地层属于前寒武纪一早古生代强烈褶皱变质岩系,上覆厚达数百米的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志留纪地层缺失。下图为“广东大峡谷部分地质年代地层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生代不同地质时期地质作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寒武—奥陶纪沉积作用B.志留纪外力侵蚀
C.泥盆—石炭纪地壳下沉D.二叠纪地壳继续抬升
2.大布河对广东大峡谷地貌发育的塑造作用表现为(     
A.河流下蚀作用强,使谷底展宽B.溯源侵蚀,使河谷不断加深
C.侧蚀作用使峡谷不断加长D.流水对岩石差别侵蚀,形成瀑布、孤峰
2023-12-06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3-4题原题及变式题

3 . 亚长牛尊青铜器(下图)是河南省安阳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原型是圣水牛,现已灭绝。圣水牛是一种曾生活在黄河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水牛,同时期该地还生活着像亚洲象、犀牛等这些在今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圣水牛生存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特征(     
A.寒冷湿润,植被稀疏B.寒冷干燥,草原广布
C.温暖干燥,风沙肆虐D.温暖湿润,湖沼遍布
2.下列关于圣水牛出现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②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③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大发展       ④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3-12-06更新 | 220次组卷 | 5卷引用:高一上地理期末卷(湘教专用·考题猜想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题猜想卷

4 . 叠层石中记录了地球早期的生命之一——蓝细菌(最早的光合放氧菌)生活的足迹。图为2016年在格陵兰岛发现的叠层石(年龄约37亿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叠层石的发现,使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可追溯到(     
A.奥陶纪B.前寒武纪
C.寒武纪D.二叠纪
2.研究显示,距今25亿年为蓝细菌繁盛时期。由此推测,此后地球的(     
A.海洋更加广阔B.陆地普遍抬升C.温度逐渐升高D.大气变得富氧
3.编制地质年代表,可以(     
①解读古老岩石的信息②研究地球环境的演变③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④再现地球发展的历程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5 . 陆核是大陆块的中心部分。大陆地壳形成过程中最早阶段形成的硅铝质大陆块体,随后的大陆围绕其生成,因而它构成大陆的核心。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大地构造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早期陆核的特点主要是(     
①表面呈缓斜圆丘状②陆块的面积庞大③多为古老的岩石④陆块地壳相对稳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从早太古代开始到元古代时期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     
A.陆地范围不断扩大B.始终为海洋所覆盖
C.始终为陆地所覆盖D.海洋范围不断扩大
2023-12-05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备战2024高考地理二轮必刷选择题(人教版2019)

6 . 2023年9月,四川省古蔺县某小学生在自家门前山洪冲刷后的裸露红砂岩河床上, 无意中发现大量凸起的动物足迹化石,经专家确认该化石形成于1.2亿年前的早白垩纪, 其中一枚巨型素食恐龙-蜥脚类恐龙的幻迹(恐龙行走时在泥土中留下的印迹)举世罕见下图示意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现代相比,白垩纪全球气候特征是(     
A.寒冷湿润B.温暖干燥
C.寒冷干燥D.温暖湿润
2.该脚印化石从形成到被发现,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恐龙脚印-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恐龙脚印-固结成岩-地壳拾升-沉积作用-流水侵蚀
C.恐龙脚印-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固结成岩-流水侵蚀
D.恐龙脚印-固结成岩-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2023-12-04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7-8题原题及变式题

7 . 202351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发现整窝恐龙蛋化石及零星恐龙蛋壳化石碎片(如图)。经鉴定,该恐龙蛋的产蛋母体为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窃蛋龙类。完成下面小题。

1.地质专家判断恐龙的生活年代,可依据(     
A.地层的垂直厚度B.化石的埋藏深度C.地层的岩石年龄D.化石的发现数量
2.推测白垩纪晚期上杭县地区(     
A.沙漠广布B.植被繁盛C.冰天雪地D.海域深邃
2023-12-03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一上地理期末卷(人教专用·考题猜想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分层测试卷

8 . 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层属于同一个地质年代且时间较早的一组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根据图中化石推断,生物在这一阶段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3.图中地层排序中符合由老到新的是(     
A.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②
2023-11-29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2024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9 . 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甲丙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2.与丙化石相同地质年代,陆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     
A.孢子植物时代B.裸子植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
2023-11-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35卷引用:3.4 地球的历史-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微考点训练(全国通用)
10 . 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八大行星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填行星名称)的公转轨道,有高级生命存在宜居范围在____(填数字)公转轨道附近,图示反映其存在高级生命的外部条件是____
(2)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发生在曲线②③之间的太阳活动有________
(3)若该模式图示意沉积岩地层结构,③④之间地层的形成时间____(早或晚)于①②之间地层。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而在此之后的地质年代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尤其是恐龙,在____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从地球历史的角度,地球上高级智慧生命主要出现在____纪,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