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区形成的地质过程,先后顺序组合正确的是(     
A.沉积作用—断层—岩浆活动—水平挤压—沉积作用
B.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活动—断层—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断层—岩浆活动—沉积作用
D.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断层—水平挤压—沉积作用
2.下列关于①②③界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西侧的岩层相对上升B.②附近可见古猿人化石
C.③附近未发生侵蚀作用D.③处附近沉积从未间断
2024-04-25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7-8题原题及变式题

2 . 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下图为某地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     
A.因流水堆积成山B.因地壳抬升成山
C.因流水下蚀成谷D.因地壳陷落成谷
2.该地区最后一次地壳抬升可能出现在(     
A.晚白垩纪B.晚侏罗纪
C.早侏罗纪D.中三叠纪
2024-04-21更新 | 408次组卷 | 6卷引用:地理(天津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3 .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地形图,图中岩层轻微褶皱,断层西南一侧岩层有明显的沉降。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曾受到西北—东南方向的水平挤压B.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C.断层发生在褶皱之前D.河流沿断层线发育
2.图中部分岩层的年龄由新到老依次是(     
A.页岩、砂页岩、灰岩B.灰岩、砂页岩、页岩
C.砂页岩、页岩、灰岩D.页岩、灰岩、砂页岩
3.若图中T岩层中发现大量鱼类化石,则该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     
A.七大洲四大洋轮廓初现B.是最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C.蕨类植物出现并逐渐繁盛D.鸟类出现,爬行动物繁荣
2024-04-19更新 | 569次组卷 | 8卷引用:押江苏卷第11~13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与岩石圈物质循环-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2024高三下·上海·专题练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奥陶纪板块漂移,特殊的海陆分布使得地球进入了一个持续2000万年的冰河时代。冈瓦纳古陆腹地被冰盖占据,在东半球范围更广,该地常年盛行由冰盖吹向瑞克洋的大风,冈瓦纳古陆中的非洲板块地势较高。晚奥陶纪时期发生了约85%的物种灭绝事件。

材料二   下面是图1、图2。

(1)晚奥陶纪时,地球南极为陆地,位于南美板块和________板块分界线上,劳伦大陆东海岸附近位于板块的________(单选:A.生长边界B.消亡边界)上。
(2)下列关于图2中冈瓦纳冰盖在东半球分布范围更广的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双选)
A.冈瓦纳古陆位于东半球的非洲板块地势较高,温度更低
B.晚奥陶纪火山喷发活跃,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温度低
C.地球处于冰河时代,冰盖在温度较低的地区更容易扩展
D.晚奥陶纪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突然减少,温度低

(3)下图符合冈瓦纳古陆常年盛行由冈瓦纳冰盖吹向瑞克洋大风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图。

(4)下图为某地正常地层剖面示意图,晚奥陶纪出现的化石最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化石。从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角度,分析晚奥陶纪约发生物种大灭绝的原因_______

(5)根据图2中原特提斯洋的洋中脊分布,说明晚奥陶纪之后冈瓦纳古陆的漂移方向。
2024-04-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仿真模拟卷03-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5月等级性考试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泥河湾盆地位于我国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埋藏于其中的侯家窑古人类遗址(40°06′02″N,113°58′40″E),位于古河道的西南岸。左图为泥河湾盆地示意图,右图为该遗址部分地层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在第四纪中更新统时期,气候的变化过程是(     
A.逐渐变湿B.逐渐变干C.先变干后变湿D.先变湿后变干
2.结合当时的生存环境,推测古人类在侯家窑遗址生活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气候温和湿润B.地形平坦开阔C.方便取河流水D.提供丰富食物
2024-04-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06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层是丹霞景观发育的物质基础。丹置地貌指的是由陆相红层形成,以陡崖为特征的地貌。其形成与地质、气候等诸多因素有关。

四川盆地紧邻青藏高原,在晚白垩纪之后一直处于差异隆升—沉降阶段。新生代以来,盆地发生大规模侵蚀,岩石剥蚀加强。盆地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既有白垩纪地层,也有侏罗纪地层。下图示意丹霞地貌不同时期的地质作用及类型。

(1)分析四川盆地丹霞地貌发育的有利条件。
(2)说明四川盆地成景地层在丹霞地貌景观中的分布特点。
(3)比较四川盆地幼年期、壮年期丹霞地貌类型差异,并说明原因。
2024-04-15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地质地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下·上海·专题练习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城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城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

材料二:图1、图2

(1)据地质学家推测,日本群岛大约是在____(单选: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时期的环太平洋造山运动中形成的。
(2)海洋专家发现A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虽然比B海区高,但低层海水温度却偏低,可能的原因是B海区____
(3)利曼寒流规模冬季比夏季弱,对于其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有____(多项选择)
A.夏季盛行偏南风,阻挡表层海水南流B.夏季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低
C.冬季盛行偏北风,加大表层海水南流D.冬季海水温度低,海水密度高

(4)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5)有人认为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日本于2023年8月24日首次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的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导致日本直接将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主要原因是____(单选:A.直接排放,费用低B.核污水是干净的),导致核污水跨境转移到世界四大洋的主要动力因素是____(单选:A.海水运动B.大气运动C.岩石圈运动)。
2024-04-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仿真模拟卷01-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5月等级性考试
2024高三下·上海·专题练习
8 . 2023年4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今年这个日子的主题是“众生的地球”。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6月,浙江长兴煤山“金钉子”地质剖面成功入选全球第一批世界地质遗产(100个)地名录,是我国境内唯一成功入选项目。人们在长兴煤山发现了划分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标准化石——“牙形石”化石,因此,长兴这颗“金钉子”既是二叠纪与三叠纪界线的标志,又是中生代与古生代之间的标志。

材料二:大西洋与地中海曾有广阔的水道相连。在距今800万年前,板块运动在大西洋与地中海相连处形成山脉,使地中海一度封闭成为一个巨大的湖泊。经数十万年后,由于地壳下陷形成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海水流入,地中海再次成为海洋。目前,海水表层盐度从地中海东部沿纬线向大西洋中部逐渐降低,从而使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表层和深层的海水产生循环运动。

(1)宇宙的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是____和星云,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认为:星云不停旋转,中心聚集收缩,成为原始太阳。周围气体尘埃聚集成太阳系中的行星。太阳系除了太阳和行星外,还有________和众多小天体等共同构成了太阳系。
(2)地球上的大气不断演化,现代大气成分是漫长演化的结果,近地面的大气是由________以及微小颗粒组成的混合物。
(3)大气中臭氧层的形成年代是(     
A.太古代B.元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

(4)地球上的地貌和生物也不断演化,图一中①②所在山体的地质地貌现象是____(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
(5)图一中最可能形成于古生代的地层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地球上的环境也不断演化,根据材料一,推测浙江长兴煤炭资源丰富的原因。
(7)地中海也在不断的演变,分析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海水循环运动对地中海盐度的影响。并推测地中海未来的演变趋势。
2024-04-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练习地理试题(1)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地层剖面特征可以推测所在区域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某科研小组在黄河源区某河段沿岸进行地层剖面考察,研究发现:支沟山洪沉积层由该支沟爆发的山洪沉积而成;古洪水沉积层主要由黄河干流泥沙沉积而成,该层为水平层理,分选性好,内部呈现粗细相间的沉积特征),随着气候变化又先后形成风成黄土层和现代草甸土层。下图示意该考察点位置及剖面地层序列。

(1)描述支沟山洪沉积层沉积物的特征。
(2)推测古洪水沉积层形成期间发生特大洪水事件的次数,并说明理由。
(3)说明风成黄土层形成至现代草甸土层形成期间,该区域气候干湿冷暖的变化。
2024-04-12更新 | 790次组卷 | 6卷引用:提升练03 解题关键能力(真题查漏洞+补缺解题力+能力通关练)-【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通用)

10 . 某沿海地区因工程建设需要,对土地进行开挖平整,形成了一个人工水平面,且出现清晰的地层露头(如下图)。经专业人员考证得知,图示地层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呈上升趋势。受水平挤压影响,先后发生了褶皱和断层,断层的东北一侧相对上升。开挖前地表主要被甲地层覆盖。完成下面小题。

1.开挖前图示区域属于(     
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
2.与丁相比,甲地层(     
①形成较早 ②形成较晚 ③组成物粒径较大 ④组成物粒径较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江苏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