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B为____;若右侧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是对应左图中的____(不连续面字母)。
(2)若右侧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其中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③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图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填序号)
(3)若右侧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当时____动物大量盛行,从成矿角度来看是重要的____时期。
(4)若右侧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曲线③④之间为____层。
(5)地球约38.5亿年前开始出现生命,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_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图。

材料二: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下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


(1)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划分出地球内部主要圈层。图中A地震波传播速度较B波____(选填“快”或“慢”),且只能在____态物质中传播,因外核物质在高温高压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A波突然消失于____面(填地球内部圈层界面)。
(2)“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地球外部圈层特点,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在月球上,“月面微型生态圈”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
(3)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其繁盛的地质年代是____。该地质年代冰期期间,大陆冰川广泛发育,全球海平面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4)与地球相比,简述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
2024-04-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清华附中嘉兴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科综合素养测试地理试题
3 .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流域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某中学研学小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长江流域开展了“云端”研学。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全长6300余千米,自西向东横跨多个地形区。“长江第一湾”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及其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河流下切侵蚀强烈。云贵高原也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指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荆江是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城陵矶段的别称,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

(1)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这里还是一片茫茫大海。今天在青藏高原上仍可以看到该时期之前的_____(选择:A笔石;B恐龙;C鲸)等海洋生物的化石。青藏高原形成于_____代(填地质年代)的喜马拉雅运动。
(2)请根据图1中的信息,用“→”在图中标出长江的流向。
(3)简析图1所处的长江河段下切侵蚀强烈的原因。
(4)研学小组学生绘制了喀斯特地貌的演变示意图。据图说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5)研学小组经过研究发现,长江荆江河段之所以形成典型的曲流景观,是因为长江流出三峡后,地势变得_____,流速_____,河流的_____,作用增强,河流不断侵蚀河岸、拓宽河床,从而使河道发生弯曲。受此河流地貌形态影响,这里也成为_____灾害的多发区,当地防灾减灾的压力较大。
(6)图3是形成于长江入海口处的河口三角洲地貌,描述该地貌的景观特征。
2024-03-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玄武区位于江南地区江苏省南京市中部,是南京主城八区之一,因“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玄武湖位于境内,故名玄武区。

材料二:玄武区武区有中山陵、紫金山、明城墙等历史文化遗存,具有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独特风貌,是南京旅游景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地质博物馆都位于玄武区内,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和“中国地质工作者的摇篮”。

(1)2023年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新彗星,之后它将穿过地球的轨道,该彗星所处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肉眼可观测到太阳大气层圈层为____,出现在此圈层太阳活动为____
(2)南京市本土植物多属于____(植被类型),但景区内的景观道路多种植银杏树、枫树等树种,观赏性强且秋冬季节实行“落叶不扫”,银杏属于____(植被类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全盛时期为中生代侏罗纪,属于____(被子/蕨类/裸子)植物,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景区实行“落叶不扫”,其主要意义有____
①促进生物循环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加强土壤水分蒸发   ④提升观赏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地震体验厅中预设“黄金12秒”逃生机制的理论依据是____(A/B);行星地球展厅中“地球内部圈层”模型划分的理论依据是____(A/B)。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4)一般认为地球内部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____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和____都由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5)玄武湖公园作为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数次经历了绿地扩建和湖泊疏浚工程,请说明这些措施对其缓解城市雨涝灾害的积极影响。
5 . 锂是一种战略性矿产资源,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被誉为“白色石油”。

锂广泛应用于锂电池制造、玻璃、陶瓷等领域。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南美洲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多为盐湖卤水型锂矿。这里的盐湖品质较好,但开发程度较低。传统提锂工艺通过抽取引流卤水,经晒制及化学处理后提取锂金属,提纯过程需要大量淡水。

我国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锂消费国和进口国,2022年对外依存度达74.3%。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目前我国多家企业获取了“锂三角”地区部分锂矿开采权,这一地区成为我国锂矿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1)判断下列关于世界锂资源的叙述是否正确。
①2021年,南美“锂三角”锂储量、产量的全球份额均超过50%____(单选:A正确/B.错误)
②全球锂产量2018年以来迅猛增加,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____(单选:A.正确/B.错误)
③图3、4中均缺少“锂三角”中的玻利维亚,该国锂矿在2021年之前可能尚未得到系统勘探和开发____(单选:A.正确/B.错误)
④2000年以来,我国锂矿产量一直位居全球第三,是世界锂矿生产大国____(单选:A.正确/B.错误)
(2)下图示意“锂三角”盐湖卤水型锂矿的成矿过程,据图填空,完成结构图。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盐湖卤水型锂矿的形成过程,推断其成矿时代主要为(     )(单选)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4)推测“锂三角”地区锂矿开发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5)有观点认为:加强中国企业与“锂三角”国家锂矿的合作开发,既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简述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4-03-14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卷
2024高三下·河南·专题练习
综合题 | 较难(0.4) |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植物是指生长在海岸潮间带淤泥深厚的海滩上,受周期性海水浸淹,具有特化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适应机制的一类植物。环南海区域位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红树植物分布区的中心地带,其红树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扩散历史非常复杂,物种数量仅次于邻近的大洋洲及新几内亚,远高于全球其他区域。图示意环南海区域红树植物种子季节性(北半球)长距离迁移扩散路线。


注:深灰色部分是末次盛冰期(约600万年前)时海平面下降120米后出露的陆地。


(1)说明红树植物种子进行远距离迁移应具备的特性。
(2)分析我国海南岛红树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3)推测环南海区域红树植物遗传结构与印度洋、大西洋地区差异大的原因。
2024-03-1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河南、新疆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化石是指地壳中保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迹。在某种程度上,化石的类型和数量对化石形成时期的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性。下图为福建某山区地层结构图。

(1)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可能存在的地层为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两栖类动物最早可能存在的地层为____
(2)说出爬行动物盛行时期所在的地层,并阐述该地层形成时期的古地理环境特征。
(3)简述古生物演化的特点。
2024-03-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家们认为在台湾省与福建省之间存在着一道如隐形桥梁般的浅滩,经由澎湖列岛北侧通往台湾岛中南部,称之为东山陆桥。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的更新世冰期东山陆桥曾多次露出海面。

台湾岛中央山脉分布着上万种特有物种。研究发现:中央山脉很多高山特有植物的亲缘种类生长在西南横断山区;更新世冰期横断山区高山植物向低海拔的东部扩张至云贵高原与华南地区;因间冰期扩张至华南地区的高山植物无法继续生存,形成现在台湾中央山脉与横断山区高山特有植物间断分布的格局。

(1)分析台湾岛中央山脉植物种类多样且独特的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更新世冰期时东山陆桥出露海面的原因。
(3)说明更新世冰期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植物向华南地区扩张的原因。
(4)推测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特有植物迁移至台湾中央山脉的过程。
2024-03-02更新 | 3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广西乐业地区发育有巨厚的碳酸盐岩层,经地质学家研究确定该岩层形成于泥盆纪至三叠纪早期。在百朗地下河的作用下,该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塌陷天坑。图1为乐业天坑实景图,图2为地质年代示意图。

(1)图中乐业天坑属于____地貌,是峰丛在地下河作用下,溶蚀、塌陷而成。天坑群的形成又会使峰丛更快地演化成____、孤峰,以至残丘。
(2)为确定岩层的地质年代,地质学家对乐业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的____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该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主要为____代,部分为中生代。这个时期,全球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多次变迁,各块大陆汇聚成联合古陆,陆地面积显著____,地球生物快速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剧烈变迁。
(3)泥盆纪又称为“鱼类时代”,到石炭纪初期,随着海洋面积的缩小,一些鱼类逐渐进化成能适应陆地环境的____类动物。石炭纪____类植物极为繁盛,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早期,气候变得干旱,部分动物进一步向陆地发展,慢慢进化成更能适应干燥气候的____类动物。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____,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直至三叠纪早期,地球生物又进入漫长的恢复期。
2024-03-0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10 .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阿根廷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内乌肯盆地是阿根廷石油、天然气生产区,该盆地经过地质演变,形成了中侏罗纪和早白垩纪海相沉积层。下图甲、乙、丙、丁表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数码代号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有可能表示该油气储层岩石形成过程的是____;该地质时期典型的动植物种类是____

A.海生藻类   B.三叶虫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与阿根廷黑土区不同,我国东北黑土区在坡耕地地区,一般在3-4月份常出现较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量大地表径流较快②融雪量大侵蚀力强③夜冻昼融表层土壤疏松④下渗多表层土壤干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3-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02 地球系统物质循环运动与能量转换-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