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8 道试题

1 . 地层线指两种不同岩层之间的分界线。下图为广西红水河流域地层平面局部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     
A.河流一定自南向北流B.自然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C.岩石类型主要为沉积岩D.全年高温多雨,光照充足
2.图示区域相对高度最大可达(     
A.49mB.39mC.29mD.19m
3.图示MN为地层剖面线,沿线地层可能为(     
A.B.
C.D.
2023-01-29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观察发现甲乙两地中1、2、3、4岩层含有化石且有对应关系,读地质剖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地层年代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二是根据____
(2)岩层形成时一般呈水平状态,甲乙两地岩层的形状来看,此处地层有____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运动所致。
(3)在此图区域能找到中生代的煤层的可能性大,其原因是____
(4)③号地层由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组成,则证明侏罗纪时,该区域的环境为____,有可能形成的能源矿产是____
2023-01-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地质年代表是描述地球演化过程的重要参考资料,图1为某同学的笔记。图2为绘制的地球某地质历史时期的海报。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的地质年代表笔记还没有整理完整,请你帮组完善,在每个数字代码处,填写相应的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地质年代表的资料,为图2的海报写一段文字简介(50字以内)。

2023-01-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下图)。

(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判断理由是____;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3)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海洋/陆地)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海洋/陆地),分析发生这种环境变化的可能的原因____
(4)由图可知,青藏高原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判断依据____
2023-01-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原始鱼类出现在(     
A.新生代B.早古生代C.晚古生代D.中生代中期
2.恐龙灭绝的地质年代为(     
A.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早期
2023-01-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6 . 山东诸城是中生代地层较为发育的小型盆地,被古生物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诸城发掘出土的角龙科恐龙化石。据研究,该类恐龙体型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叶和多汁的根、茎为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化石所在岩层(     
A.下部岩层年龄新B.多气孔构造C.层理结构明显D.属于沉积岩
2.推测该角龙存在时期诸城的气候特征和时期为(     
A.温暖湿润B.炎热干燥C.中生代D.新生代
2023-01-1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邗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2015年初,美国科学家宣布最新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命名为Eocaseamartinis,科学家认为这一类肉食动物最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A.恐龙B.爬行类C.被子植物D.三叶虫
2.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     
A.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
B.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
D.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
2023-01-18更新 | 43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读“地球演化历程中的典型复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图中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突出特点。
(2)乙图景观出现的时间是________,简述该时间气候的突出特征及其影响________
2023-01-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央视节目《北纬30°·中国行》,向我们展示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环境,右图是某校地理考查小组收集整理的北纬30°附近地区五个城市(①拉萨②重庆③恩施④武汉⑤杭州)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到达重庆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拉萨市少的主要原因是重庆市(     
A.海拔高B.多阴雨天气C.距海远D.植被丰富
2.长期生活在拉萨市的人比生活在重庆市、武汉市的人肤色要黑的主要原因是拉萨市(     
A.海拔高,气温低B.纬度较低,降水较多
C.地势高,紫外线照射强D.地势较高,白昼时间长
3.下列生物发展经历的演化过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一爬行动物一两栖动物一哺乳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一两栖动物一爬行动物一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一海生无脊椎动物一两栖动物一哺乳动物
D.爬行动物一两栖动物一哺乳动物一海生无脊椎动物

10 . 2019年10月14日,重庆日报记者获悉,西南大学教师在北碚境内发现一面巨大的条纹石壁景观,石壁上布满了十分清晰的条纹,保留着波涛汹涌的海浪遗迹。据专家初步判断,这是重庆发现的最大的一处波痕遗迹,其证据是现场找到的一块蠕虫状灰岩,其表面有类似于蠕虫状的斑斑点点、深色小团块,是在野外作为三叠纪早期,也就是2.5亿年前的标志性岩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景观主体显示的主要地球圈层是(     
A.水圈B.岩石圈C.生物圈D.大气圈
2.该灰岩层中几乎没有生物化石,下列推断合理是(     
A.气候恶劣B.生物萧条C.岩浆活动D.人类破坏
2023-01-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