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逆温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山地气候与地形起伏至为密切。在周围山坡围绕的山谷或盆地中,由于风速小和湍流交换弱,当地表辐射强烈时,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都沿坡面向谷底倾泻(这种下沉动力增温作用远比地表辐射冷却作用小),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因此谷底气温最低,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冷空气沉积的顶部坡地上,因为风速较大,湍流交换较强,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冷湖”更容易发生在(     
A.晴朗的夜晚B.晴朗的白天C.阴雨的夜晚D.阴雨的白天
2.与同一山地的“冷湖”地区相比,“暖带”地区(     
A.初霜较早B.作物发育较早C.终霜较晚D.作物发育较晚
3.下列关于“暖带”和“冷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暖带”和逆温关系密切B.“冷湖”地区不利于天文观测
C.“暖带”都出现在阳坡D.“冷湖”与焚风关系密切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期赴甘肃进行考察,下图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


(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张掖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学生在图甲所示采样点的某处无人干扰土地进行采样,测量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数据,并绘制连续两日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图(图乙)。


(2)据图乙说出“逆湿”发生的主要时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

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图丙)。当地人们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3)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对种植西瓜的好处。
2023-11-01更新 | 731次组卷 | 3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影响,北极地区近地表气温正在以全球平均水平两倍以上的速度急剧升高,北极的快速升温导致北极地表与大气相关因素(如海冰、水汽、云量以及温度梯度等)发生变化,造成地气系统辐射收支相互反馈作用增强。下图示意北极地区升温过程的主要驱动机制。

(1)说明北极近地面大气易形成逆温的原因,并指出逆温对北极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2)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北极大气中水汽和云量增加与北极升温的关系。
(3)简述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北极海冰和积雪变化对北极升温的放大作用。
2024-03-15更新 | 699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地理试卷(一)

4 . 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1000千米的赤道上,位于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地区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第二大岛,受洋流和风的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中央山峰的东南坡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地多茂密的云雾林,在凉季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下图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圣克鲁斯岛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②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③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④多火山活动,海底火山熔岩不断堆积,直到厚度颇大,最终突出在海面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分析圣克鲁斯岛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的原因(     
①凉季初期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
②受赤道逆流影响,水温高,东南信风将暖湿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
③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
④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云雾成层,不易扩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某山谷冬季受霜冻影响比较频繁,夏季夜雨较多。下图示意该山区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山谷冬季霜冻的对应气流(     
A.①B.②C.③D.④
2.该山谷夏季“夜雨”较多,其形成原因对应气流(     
A.①B.②C.③D.④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度假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表为攀枝花气候资料统计表。

   

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月均温℃13.616.821.024.425.826.325.224.722.420.216.112.820.8
降水量/mm4.23.510.011.745.413320721014161.220.51.5849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描述攀枝花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