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月河发源于秦岭南麓凤凰山主峰铁瓦殿,河长112.6km,为长江支流汉江北岸的一级支流。月河北部为秦岭山区,中部为川道、丘陵区,南部为巴山区,中部地势最低。图1示意月河流域,图2示意1960~2020年月河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月河流域(     
A.河网稀疏B.水能丰富C.地势和缓D.四季如春
2.月河的水源主要来源于(     
A.积雪融水B.地下水C.大气降水D.湖泊水
3.2000~2020年月河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变化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植被覆盖率增加B.气候变暖使得补给增多
C.城镇化进程加快D.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
2023-08-2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2 . 临汾盆地曾发生过一系列河湖交替演变过程,在湖泊、河流、风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多种地貌并存的独特地表形态。第四纪早期临汾盆地为湖泊,后因构造抬升,湖泊面积迅速减小,逐渐演化成河流。经考察,该湖泊演化为河流后,曾发生过一次滑坡崩塌。读临汾盆地河岸台地纵剖面图(下图),T1、T2、T3、T4表示汾河两岸的四级台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临汾盆地第四纪早期古湖泊面积迅速减小时,湖水的主要流失方式为(     
A.水分蒸发B.土壤下渗C.裂隙下渗D.径流外泄
2.将滑坡崩塌和图中地理事物按形成或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T4—黄土柱—滑坡崩塌B.T4—黄土柱上覆黄土—T3
C.T2上覆黄土—T2—现河床D.T2—T1—T2上覆黄土

3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乙为两条河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雪线较低B.北美高压势力强盛
C.南极大陆周边浮冰多D.日本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
2.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
B.流域内降雨强度大,河流含沙量不大
C.河流流向特点导致甲河全年会有两次凌汛
D.流经盆地地区,水流平缓,货物运输量大
2023-08-06更新 | 577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国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盆地内,其东部紧邻南北走向的日月山,湖区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下图)。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类,主要分布在青海湖中水域较浅的西北部。青海湖湖区盛行西北风,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的风沙堆积地貌,其沙源主要来自西岸和北岸几条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青海湖盐度高的原因。
(2)试分析青海湖湟鱼主要分布于湖泊西北部的自然原因。
(3)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而西岸少的原因。
5 .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底格里斯河是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河流整体沿扎格罗斯山脉西南侧山麓流动,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游春雨补给。在伊拉克形成的广阔肥沃冲积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在巴格达以下河段,底格里斯河失去水量80%以上。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提克里特村以南,流入一片宽阔、起伏和缓的波状平原,从而广泛出现曲流,有许多牛轭湖、残迹河槽。下图为底格里斯河水系分布图和巴格达气候资料图。


         
(1)指出底格里斯河流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成因。
(2)说明底格里斯河支流主要分布在东岸的成因。
(3)解释巴格达以下河段水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2023-07-27更新 | 46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主峰将军峰东麓,流经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在俄朝边界处注入日本海,整个流域中,山地面积占80%。某年8月,图们江流域三次遭遇暴雨洪水袭击,其中8月28~30日,流域内经历了一次强降水过程,期间风向多变,风速较大,多地继而暴发山洪,水位涨高、洪峰流量和总洪量均较大,形成了第三次洪水,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示意该年8月28~30日降水过程的降水量空间分布。

   

(1)简述图们江的水文特征。
(2)推断引起本次强降水的天气系统类型,并说明理由。
(3)甲地为8月28~30日的降水量高值中心,试分析其形成条件。
2023-06-05更新 | 822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鄱阳湖一个连河通江的过水性浅水湖泊,湖水位受到赣江等五河入湖流量和长江干流流量的双重影响。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蓄水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遭遇高温干旱,鄱阳湖的水域面积创下了历史新低,“缩水”了8成左右,为70余年来最低。图1是鄱阳湖流域略图,图2是鄱阳湖星子水文监测站不同年份水位过程线对比图。


   
(1)相对于正常年份,指出2022年7月~11月鄱阳湖水位变化特点。
(2)分析2022年下半年鄱阳湖大面积“缩水”的原因。
(3)为保持鄱阳湖水位稳定,有专家建议在湖口建闸(上图),丰水期蓄水后关闭湖口闸门。对此方案分析其利弊。
2023-05-26更新 | 23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额敏河发源于我国新疆,注入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湖,绵延300多千米,年径流量16亿多立方米。额敏河流域三面环山,山地海拔都较低,向西开口形成著名的塔额盆地,盆地东南有东高西低的狭长谷地,春夏多偏西风,秋冬盛行偏东风,被称为大风口。该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在200~600毫米之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600毫米左右。下图示意额敏河流域地形。


   
(1)指出额敏河的径流特征。
(2)分析额敏河流域水面蒸发量大的原因。
(3)比较大风口两种风向的风力大小,并分别分析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使三江浅地区生态环境出现一定退化现象。2000年我国设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

材料二: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1)全球变暖导致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列举在植被方面的三个主要表现。
(2)简析三江源地区成为“中华水塔”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说明设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安全屏障中的价值体现。
(4)有人建议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展旅游业。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2023-05-12更新 | 693次组卷 | 6卷引用:地理-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

10 . 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某内流区因湖泊快速扩张一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重组后,甲、丙两湖盐度明显降低,乙湖盐度变化不大。左图示意该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右图是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三湖的水位变化情况(与2000年的水位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水位变化曲线①、②、③分别对应(     
A.甲湖、乙湖、丙湖B.甲湖、丙湖、乙湖
C.乙湖、丙湖、甲湖D.丙湖、乙湖、甲湖
2.该水系(     
A.重组前甲湖水汇入乙湖B.重组前乙湖水汇入丙湖
C.重组后甲湖流域面积扩大D.重组后丙湖盆容积缩小
2023-05-06更新 | 817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