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水的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地形平坦,沼泽广布,下游河道宽、河床浅,涌潮强烈。受洋流等因素影响,东南部海域成为阿根廷滑柔鱼的重要产卵区和索饵(获取饵料)区。

材料二:图1是南美洲大陆及周边海域简图,图2是亚马孙河口盐度分布图。



(1)亚马孙河河口形态呈喇叭状,受________的影响,潮水从外海涌入河道,形成壮观的涌潮。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目前人类利用潮汐能的重要方式是____
(2)亚马孙地区的植被类型是____,常见____现象。该地土壤____(贫瘠/肥沃),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与游向成鱼产卵区相比,滑柔稚鱼去索饵区时____(顺/逆)洋流游动。与福克兰寒流相比,巴西暖流密度更____,两者相遇后,海水发生____(水平/垂直)搅动,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为鱼类提供丰富的____,形成滑柔鱼渔场。
(4)亚马孙流域沼泽广布,这与水循环各个环节关系密切。亚马孙流域____量大,气候湿润;地形平坦,____汇集速度缓慢;土质黏重,地表水____少;植被覆盖好,土壤水分____弱。
(5)归纳亚马孙河口海域海水盐度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中的四条曲线为太平洋不同纬度海域(10°N、25°N、50°S、70°S)的盐度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表赤道附近地区海域盐度垂直变化曲线的是(     
A.aB.bC.cD.d
2.a曲线所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A.最高,地处副极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B.最低,地处河流入海口处,有大量淡水注入
C.最高,地处副热带,蒸发强烈,降水稀少D.最低,地处赤道,降水量大,蒸发量小
3.关于图中曲线所在海域海水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500米开始,四条盐度曲线几乎重叠在一起B.C曲线所在海域的盐度低是因为入海径流量大
C.海水自表层到水深1500米处盐度逐渐降低D.影响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水
2021-08-20更新 | 1584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大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洋流C.盐度D.海陆位置
2020-11-29更新 | 1523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德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太平洋某月份表层水温分布示意图,虚线为热赤道(指的是每一个经线圈上年平均温度最高的各点的连线,此线环绕全球)。


(1)判断图示所处的季节,并简述此时太平洋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
(2)说明①附近太平洋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指出图中热赤道与赤道的位置关系,并分析形成该位置关系的主要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瓦尔巴群岛(如图)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最北区域,群岛气候冷凉,主体部分为冰川覆盖,海滨平原为苔原带,岛上沉积岩岩性较为松软,较易溶于水。中国青少年北极科考队于2017年夏季在斯瓦尔巴群岛对表层海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划区采样的方式掌握不同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性总固体量、溶解氧等海水理化性质的空间格局。该地区海水盐度较低,其中中部海峡盐度最低。溶解性总固体量是指单位质量海水里含有的溶解性固体的总质量,既包含溶解盐类,也包含其他有机物质。一般情况下,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呈正相关,但中部海峡不符合该规律。海水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的氧,其含量变化与海水中生物过程及水文条件有密切联系。科考队发现,该区域的某海域溶解氧含量过于饱和,海水向大气释放氧气,成为北冰洋上的“天然氧吧”。



(1)简述中部海峡盐度低的原因。
(2)说明中部海峡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不呈正相关的原因。
(3)指出“天然氧吧”出现的海域,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4)气候变暖对水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推测气候变暖对斯瓦尔巴群岛周边海域溶解性总固体量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020-05-12更新 | 71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5月一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刻赤海峡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道,海峡长41千米,最窄处仅4千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航运十分繁忙。连接海峡两岸的大桥经历建成、损毁,于2018年5月重建。有关专家曾提出修建海底隧道方案,但因资金不足而搁浅。

材料二:亚速海地区年降水量600~ 800毫米,平均深度只有8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其东北部的塔甘罗格湾处几乎是淡水。亚速海冬季盛行偏北大风,凛冽的极地冷空气不断袭来,掀起汹涛巨浪,景象壮观。

材料三:塞瓦斯托波 尔港地处黑海北岸,港域分布在9个海湾内,周围群山环抱,目前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驻地,该港距黑海沿岸各国港口最远不超过700千米,战略地位重要。

材料四:刻赤海峡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1)简析刻赤海峡多暴风的原因
(2)简析亚速海东北部塔甘罗格湾几乎是淡水的原因。
(3)说明塞瓦斯托波尔成为军港的区位条件。
(4)对于在刻赤海峡修海底隧道,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01-20更新 | 880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是“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三个观测站中(  )
A.①位于大西洋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
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D.0—1km,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
2016-12-12更新 | 1003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梧州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