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一种民居,有4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河南三门峡陕州区、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地坑院院顶地面用于晒粮等,院内分布多个窑洞以利居住、储物等,院内种植一两棵树,窑洞有气孔直通地面,又称“马眼”。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坑院景观。

(1)从自然角度,分析我国北方地区适宜建造地坑院的原因。
(2)说明地坑院内种植树的目的。
(3)简述地坑院“马眼”的作用。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甲地的民居大多形状狭长,建筑之间形成开敞、分散的布局(如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甲所在国的地形特征为(     
①南高北低②北部多山地③北部多低山丘陵④南部多平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甲地民居朝向为(     
A.南北朝向B.西南—东北朝向C.东西朝向D.东南—西北朝向
3.当地人们喜欢在院落里面栽种较多高大茂密的树种,主要目的是(     
A.美化B.避雨C.降温D.用材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紫阳县地处秦岭以南、汉江之滨,板岩资源丰富。板岩硬度适中、分层结构,导热性和透水性差。当地人用石块垒墙,用树木檩橡制成屋架,然后再用山坡上开采的不规则的薄石板,错落有致地搭放在橡子上做房瓦,被称为“石板房”。石板房结实耐用,冬暖夏凉,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如今,百年石板房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现代建筑迅速增多。

左图为当地石板房景观,右图示意夏季晴天石板房民居卧室南墙内表面温度与室外气温差值随时间变化。

(1)简析当地建造石板房民居主要以石材为主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夏季石板房南石墙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3)针对石板房现状,当地政府可采取哪些措施对石板房民居进行保护性开发。
23-24高一下·安徽宿州·期中

4 .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产物。下图为我国某地的特色民居素描图和实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地民居朝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流向B.光照C.个人喜好D.主导风向
2.地坑院顶部周围通常会修建矮墙,其主要目的是(     
A.防风沙掩埋B.为遮阴纳凉C.防雨水灌院D.为节省建材
7日内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资源观、环境观与发展观(3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根据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共性特征,与空间分布的相对集中性,有学者总结出了我国传统民居的11类建筑风貌区。图为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区空间分布特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建筑风貌区,说法正确的是(     
A.内部建筑完全相同B.各区域有一定的范围和形状
C.区域界线十分明确D.由人为划分,客观上不存在
2.图中区域划分主要依据的指标是(     
A.地域文化B.地形条件C.气候特点D.经济水平
3.客家围屋建筑风貌区内,最典型的建筑是(     
A.B.
C.D.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6 . 重庆自然环境复杂,地域文化特色显著。市域范围内有众多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这些古镇的山水格局保持“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基本特征。即使位于平坝,周边也有微地形起伏的“c”形围合,开口处多面向水面或平地(如右下图)。左下图为部分古镇空间围合朝向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古镇“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山水格局体现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     
A.顺应自然、趋利避害B.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C.崇尚礼仪、耕读文化D.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2.与我国北方古镇相比,该区域众多古镇并不严格遵循“坐北朝南”的立向原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B.光照C.地形D.水源
3.根据各古镇空间围合朝向分布,可推测该区域走向最少的岭谷为(     
A.东西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
7日内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地理试卷

7 . 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传统文化中稀有的特艺品种。潮州嵌瓷历史悠久,旧时民间雕塑处于兴旺时期,开始用瓷片剪裁成简单的花卉镶嵌在建筑物上。清代,潮汕各地盖祠堂和建“四马拖车”等豪宅民居风盛,装饰于建筑物之上的嵌瓷工艺随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内陆地区宗祠建筑主要采用彩漆木雕相比,潮汕地区屋顶及室外墙体更多采用嵌瓷做装饰的主要原因是(     
A.耐室外湿热环境性能强B.嵌瓷造型更为美观
C.潮汕地区昼夜温差更大D.碎瓷片利用成本低
2.嵌瓷装饰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     
A.工艺技术人才流失B.居民审美观念传统
C.生产周期偏长D.生产成本提高

8 . 高跷屋是印度尼西亚沙摩西岛上的传统民居,两头翘起而形似牛角(如图1)。徽派建筑多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白墙黑瓦,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如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印度尼西亚高跷屋的屋顶特点所反映的地理特征是(     
A.降水丰富B.光照充足
C.火山多发D.畜牧业发达
2.徽派建筑多采用“马头墙”的主要作用是(     
A.防范火灾B.保护隐私C.收集雨水D.阻挡寒风
9 . 麻辣烫助推天水成为今年又一座“顶流”城市。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水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地势西高东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天水传统民居多为合院,整体为坡屋面,正房以双坡屋面为主,东西厢房则多为单坡屋面。该地建筑主要为土木构造,石质基座为房屋建筑与地面的过渡。

材料二:甘谷县位于天水市西北部,地处渭河河谷,盛产羊角辣椒,是闻名中国的“辣椒之乡”。20228月,“甘谷辣椒”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甘谷县加强辣椒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智能水肥一体化建设),助力甘谷辣椒提质增效。

(1)与西北地区常见的平屋顶形式不同,天水传统民居的东西厢房多为朝向内院的单坡屋面,此种做法可以(     
①便于收集雨水②利于建筑防火③增强夏季通风④传承传统观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为促进天水古民居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做法是(     
A.拆旧建新适应时代发展B.禁止采取人为干预措施
C.加强破败民居修缮整治D.大力发展古村落旅游业

(3)在下图中绘制甘谷所在的渭河河谷夜晚山谷风的示意图。

(4)简述甘谷县开展辣椒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
(5)春季低温冻害和晚霜是天水常见的气象灾害,对辣椒的生产影响较大,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024-05-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试卷

10 . 纳塔尔位于南非东南部,东临印度洋。其穹形茅屋采用柔韧的藤条编出穹形支架,然后再用麦秆和柳枝编织成席子覆盖在上面,主要由女性编织。室内按照性别划分区域:女人在左边,男人在右边。各个茅屋按照等级制度做环形布局,首领的住宅在中心。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民居建造特点体现(     
A.就地取材,说明气候干旱炎热
B.穹形支架,减少台风灾害影响
C.男右女左,原始劳动力的需求
D.席子覆盖,有利于隔热、排水
2.茅屋聚落首领的住宅位于中心,体现了(     
A.男尊女卑B.长幼有序C.上下尊卑D.皇权至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