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布吕根位于挪威西南部沿海城市卑尔根(挪威原首都)以西3公里的海边,依山傍海,是14世纪到16世纪中叶汉萨同盟时期各国的重要码头,挪威北方来的渔船把鱼干与毛皮通过布吕根转运到海外,南来的粮食也由此运到挪威北方。当时,布吕根码头旁边紧密相连的木屋,陡峭的人字形屋顶,构成特色建筑文化景观并保留至今。1979年布吕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左图示意布吕根位置,右图为布吕根码头景观。

(1)分析布吕根成为汉萨同盟时期重要码头的区位条件。
(2)分析布吕根特色建筑文化景观形成的自然背景。
(3)说明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布吕根码头古木建筑保护面临的困境。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客家人祖先原本居住在北方,由于各种原因南迁,定居在闽粤赣地区。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了圆形或方形的客家土楼,楼高五六层,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如图)。客家土楼多建在向阳的山坡上,采用人字形双坡屋顶,成为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很多土楼已经人去楼空,逐渐破损废弃。

(1)说出图中地域文化景观的组成。
(2)分析客家土楼建在向阳的山坡上,采用“人字形”双坡屋顶的原因。
(3)如今该地区许多土楼破损废弃,推测其可能原因。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六)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一种民居,有4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河南三门峡陕州区、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地坑院院顶地面用于晒粮等,院内分布多个窑洞以利居住、储物等,院内种植一两棵树,窑洞有气孔直通地面,又称“马眼”。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坑院景观。

(1)从自然角度,分析我国北方地区适宜建造地坑院的原因。
(2)说明地坑院内种植树的目的。
(3)简述地坑院“马眼”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骑楼”为干栏式建筑的一类,具有上楼下廊又称外廊,上住下商的特点,以组群的形式出现,经常连绵成街。骑楼正立面为明显的三段式,最下端为透空柱廊,中间为以窗为主的屋身,上端为形状复杂的女儿墙,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

20世纪初,南宁市及周边县镇骑楼经历短暂的兴盛。如今大部分地区的古骑楼街已不复当初,保存较好的很少。下图为现存骑楼景观和广西骑楼分布图。

(1)描述广西骑楼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骑楼设计外廊的主要目的。
(3)简述现存骑楼的价值。
2024-05-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建筑景观的形成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开平市是中国碉楼之乡,地处地势低洼易涝的珠三角,境内碉楼多为清末和民国时期华侨、港澳同胞回乡所建,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现存1833座。碉楼为多层建筑,往往高于一般的民居,雨季可躲避洪涝;建筑材料多样,以石楼、夯土楼、青砖楼、混凝土楼为主,抗风雨侵蚀能力强;墙体厚实、门窗窄小,可降低室内温度、避免室内过多光照。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20076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知名度,掀起了一股旅游开发热潮,开平碉楼和村落作为旅游点对外开放。

(1)简述开平碉楼“多层、石材、墙厚、窗小”建筑特点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列举碉楼的功能。
(3)说出自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旅游点对外开放后,乡村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变化。
2024-05-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印度东北部的偏远山区,卡西族部落创造了活树根桥(下图)(建桥的原材料是有高弹性的气生根的印度榕树或橡胶树,通过引导树根沿着竹子脚手架生长,经过1530年连接成桥。与现代建筑材料不同,活树根桥结构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有韧性,遭受风暴和洪水的泛滥,桥体岿然不动。现存最久的活树根桥已有50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完美利用大自然的典范。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简述当地建活树根桥并使用至今的原因。
2024-05-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紫阳县地处秦岭以南、汉江之滨,板岩资源丰富。板岩硬度适中、分层结构,导热性和透水性差。当地人用石块垒墙,用树木檩橡制成屋架,然后再用山坡上开采的不规则的薄石板,错落有致地搭放在橡子上做房瓦,被称为“石板房”。石板房结实耐用,冬暖夏凉,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如今,百年石板房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现代建筑迅速增多。

左图为当地石板房景观,右图示意夏季晴天石板房民居卧室南墙内表面温度与室外气温差值随时间变化。

(1)简析当地建造石板房民居主要以石材为主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夏季石板房南石墙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3)针对石板房现状,当地政府可采取哪些措施对石板房民居进行保护性开发。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有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汉民系的聚居区,它们是各自独立稳定的地理和文化区域。三大汉民系聚落景观差异鲜明。图Ⅰ、图Ⅱ、图Ⅲ分别为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汉民系聚落土地利用格局示意图。

(1)比较广东省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汉民系农业生产结构的相似与不同。
(2)潮汕传统聚落具有近海而不临海的布局特点,说明该聚落布局的优点。
2024-05-25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北师联盟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奥莫河流域,盛产竹子和类似芭蕉树的植被。当地人们用竹子和类似芭蕉树的植被修建房屋,在屋顶铺上厚厚的干草,“鼻子”两侧上方再开两个隆起的孔,像两个“眼睛”,整个房子从正面看像是一头伏地的大象,故被称为“象屋”。一间“象屋”可以使用70余年。现在当地越来越少的人居住在“象屋”。如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奥莫河流域的“象屋”景观。

(1)分别指出“象屋”的“象鼻”和“眼睛”的主要作用。
(2)分析现在当地越来越少的人居住在“象屋”的原因。
(3)简述除居住外,“象屋”当前的主要用途及其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10 . 麻辣烫助推天水成为今年又一座“顶流”城市。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水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地势西高东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天水传统民居多为合院,整体为坡屋面,正房以双坡屋面为主,东西厢房则多为单坡屋面。该地建筑主要为土木构造,石质基座为房屋建筑与地面的过渡。

材料二:甘谷县位于天水市西北部,地处渭河河谷,盛产羊角辣椒,是闻名中国的“辣椒之乡”。20228月,“甘谷辣椒”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甘谷县加强辣椒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智能水肥一体化建设),助力甘谷辣椒提质增效。

(1)与西北地区常见的平屋顶形式不同,天水传统民居的东西厢房多为朝向内院的单坡屋面,此种做法可以(     
①便于收集雨水②利于建筑防火③增强夏季通风④传承传统观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为促进天水古民居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做法是(     
A.拆旧建新适应时代发展B.禁止采取人为干预措施
C.加强破败民居修缮整治D.大力发展古村落旅游业

(3)在下图中绘制甘谷所在的渭河河谷夜晚山谷风的示意图。

(4)简述甘谷县开展辣椒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
(5)春季低温冻害和晚霜是天水常见的气象灾害,对辣椒的生产影响较大,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024-05-2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