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洋资源及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21年8月1日12时起,经过了3个月的休渔期,浙江解禁,千舟入东海捕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这次实行禁渔是为了保护海洋的(     
A.空间资源B.生物资源C.矿产资源D.能源资源
2.此次休渔期(     
A.减少了石油污染B.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C.加大了泥沙沉积D.促进了生物有序生长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材料二:下左图示意各类海域分布,右图示意上海以东海底地形剖面。



(1)左图中A处为________,B处为________,C处为________,D处为_________。
(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
(3)上海附近海域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近年来面临无鱼可捕的现状。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2021-07-09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是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中央海盆组成、面积只有7.8万km2,平均深度仅18米。渤海是北半球冬季结冰纬度最低的海区,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其中辽东湾的冰情最重,冰期最长,大量斑海豹迁徙至此繁殖。海冰变化经历了生成、维持和融化三个阶段。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2018年度渤海各海区海冰覆盖率。



(1)分析冬季渤海海水容易结冰的原因。
(2)指出渤海海冰在生成阶段的空间扩展趋势。
(3)分析辽东湾东岸海冰覆盖率远高于同纬度西岸的原因。
(4)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你是否赞同大规模开发,并说明理由。
2021-01-19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荷兰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人口1685万,面积4.15万平方千米,地狭人稠,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1920年开始修建的长达30千米的须德海大坝,是荷兰近代最大的围海工程,大坝上建有泄水闸,透过闸门可调控艾瑟尔湖入海流量。1996年荷兰在莱茵河河口修建挡潮闸,该闸由两个庞大的支臂组成,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需要时合龙以关闭河道(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荷兰修建须德海大坝的主要是为了
A.荷兰经济发达,修大坝发电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B.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
C.大坝内部形成库区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D.为围垦区提供灌溉用水
2.须德海大坝修建后,艾瑟尔湖与建坝前相比湖水的盐度变化及其原因是
A.变大库   区封闭,水分蒸发量变大
B.变大   河流携带的盐分不断在库区集聚
C.变小   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
D.不变   河口区本来就是淡水
3.莱茵河河口修闸有利于
A.提高通航能力B.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C.保护河口生态环境D.增加土地围垦面积
2020-02-11更新 | 3002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量少B.对环境影响大
C.开采难度大D.海上交通不便
2.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  )
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C.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D.减轻我国空气污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