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洋资源及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圩田方式围海造陆是先建设明显高于海平面的防波堤,把一个地方围起来,再将防波堤后方的海水排出,以建造低于海平面的陆地。新加坡地狭人稠,一直采用填海造陆的方式增加国土面积。近年来,受沙石来源的限制,该国计划通过圩田方式围海造陆扩大国土面积。下图为新加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加坡“圩田方式”围海造陆可以(     
A.有效减轻台风危害B.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促进排水设施建设D.增加农业生产用地
2.据图推测,未来围海造陆潜力最大的海域可能位于新加坡的(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珊瑚主要生长在水流稳定、风浪较小、光照充足、水质洁净的热带海域,其遗骸和其它生物的碳酸钙骨骼一起堆积形成珊瑚礁。一般认为,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极难有珊瑚礁存在。2016年,海洋学家在亚马孙河入海口发现了面积达9500平方公里的珊瑚礁群(下图),其属于新型的珊瑚礁系统,内部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大,且面临较多威胁。



(1)指出图示海区珊瑚礁的分布特点。
(2)从水体稳定性的角度,说明亚马孙河入海口附近利于珊瑚生长的特殊环境。
(3)与南部相比,分析亚马孙河口北部珊瑚礁群落多样性较低的自然原因。
(4)推测油田开采对该海域珊瑚生长可能造成的威胁。
2022-01-22更新 | 1326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底盐池是近些年海洋科学家的一项重要发现,分布在世界多处埋有盐层的海域,目前人类已探明的海底盐池主要分布在红海、地中海、墨西哥湾、黑海、南极大陆架。盐池池面与普通海水之间有着清晰可见的分界。数不清的贝类与鱼虾在波光粼粼的盐池周围生活,但一旦生物进入盐池内就会死亡。研究人员还从盐池中采集了可以适应池中环境的生物样本,分析之后认为这类生物可能会在太阳系中某一行星上生存,甚至可能在太阳系之外也会存在。




(1)结合材料,分析海底盐池的形成条件。
(2)简析池面与普通海水之间有明显分界的原因。
(3)推测生物一旦进入这个海底盐池就会死亡的原因。
(4)“海底盐池”会受到哪些领域专家的关注,并简述对“海底盐池”开展科考的现实意
2018-06-01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0年6月20日某海洋运输船来到中国辽宁省锦州港,该船是符合进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下图表示锦州港当日的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潮汐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B.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
C.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D.钱塘江大潮与杭州湾“口大肚小”的形状有关
2.此日,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最合理的进港时间是(     
A.6 时B.11 时C.16 时D.21 时
3.在此地区,如果最大程度上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可以发电次数为(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存储、传输、交换与管理数据信息的场所,其占地面积广,耗电量大,其中空调散热占能耗的三分之一。2010年以来,随着全球数据中心稳定增加,高碳排、重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凸显。“陆数海算”是指陆地上的数据到海底算,通过与海洋可再生能源结合,实现低碳发展。2023年3月,我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在海南陵水县附近海域下水,该海域处于琼东上升流范围区。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体积庞大,重量达1300吨,相当于约1000辆小汽车。海底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对海南自贸港“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陵水海底数据中心位置示意图。

(1)分析在海南陵水县附近海域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优势条件。
(2)推测为保障海底数据中心设备正常工作需克服的自然障碍。
(3)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我国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地理意义。
2024-03-17更新 | 73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建筑用海砂是指分布于海岸和近海的、以中砂和粗砂为主、包括部分细砂和砾石的砂质堆积物。分选良好、品质优良、经脱盐合格后的海砂,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公路、铁路和桥梁等混凝土结构建筑。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海砂配制混凝土,其海砂主要依靠进口,进口量逐年攀升,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扩大海砂的生产规模。图1示意渤海、黄海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2示意日本附近海域等深线分布。

(1)海砂主要是由海里的石头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颗粒。图1中某处海域的海砂主要由花岗岩发育而成,描述从花岗岩成岩后到形成海砂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
(2)与图1中海砂开发条件较好的乙地相比,推测甲、丙两地开发条件较差的主要原因。
(3)分析海域辽阔的日本从我国大量进口海砂的原因。
(4)简述我国在不断扩大海砂生产规模的过程中应该避免的问题。
2023-03-31更新 | 1892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珊瑚主要生长在水流稳定、风浪较小、光照充足、水质洁净的热带海域,其遗骸和其它生物的碳酸钙骨骼一起堆积形成珊瑚礁。珊瑚礁的形成过程对水深、光照、水温和盐度等条件要求非常严格。珊瑚礁表面崎岖不平,充满裂缝和坑洼,海岛周围的珊瑚礁,是海岛抵御风浪侵蚀的天然防线。

我国北部湾的涠洲岛珊瑚礁最早形成于约7000年前的末次海侵,是我国成礁珊瑚分布最北缘的边缘珊瑚礁。珊瑚礁非常脆弱,极端天气会给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例如某次严重的台风,使该岛珊瑚死亡率超过50%。


   
(1)分析涠洲岛北部形成众多珊瑚礁的有利条件。
(2)分析台风对珊瑚礁造成严重破坏的原因。
(3)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推测该地珊瑚礁的分布有何变化。
(4)描述珊瑚礁保护海岛抵御风浪侵蚀的过程。
2023-07-17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送王船”是闽南沿海祈求海上平安、渔事兴旺的传统民俗活动,最后环节是把王船焚烧送出海。厦门沙坡尾是此文化传承地之一,历史上曾是渔民社群集中生活的渔港湾区,如今不再停靠渔船,而发展为创意文化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读厦门市某日潮汐时刻图(左图)和厦门市区域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左图,推测“王船焚烧送出海”环节的时间通常选择在(     
A.2—3时B.22—23时C.10—11时D.15—16时
2.当日中午游客在沙坡尾打卡时,可体验到的是(     
①享受赶海的乐趣
②站在海堤近观金门岛
③尽情品尝各类海鲜
④迎着海风拍下长发飘飘的美照
⑤欣赏许多豪华大邮轮在眼前进出和停靠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9 . 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盛产鳕鱼。随着捕捞技术提高,1987年鳕鱼捕捞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10万吨,但两年后渔民发现几乎无鱼可捕,渔场被迫关闭至今。下图为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纽芬兰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A.寒流流经B.暖流流经
C.寒暖流交汇D.有上升流
2.推测纽芬兰渔场被迫关闭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捕捞,渔业资源枯竭
B.浮游生物大量死亡,鱼类饵料缺乏
C.海水污染,鱼类生存环境破坏
D.表层海水营养供给不足,鱼类大量死亡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海底有松软沉积物、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虾类。中国对虾在渤海沿海、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由于人工繁育虾苗的放流,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的原因。
(2)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