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洋资源及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洋温差能是表层与深层海水之间水温差形成的热能。我国目前正努力研究海洋温差能热电转换技术——它以表层海水作为热机系统的高温源,以深层海水作为低温源,形成热力循环系统,驱动发电机发电。下图示意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流程。完成下面小题。


1.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存在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水盐度C.海洋生物量D.海水密度
2.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较小的是(     
A.进水口卷吸B.大量挤占海洋生物生存空间
C.噪声干扰D.管道内化学剂泄露污染环境
2024-04-0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二地理冲刺一号卷

2 . 东海,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与我国渤海、黄海、南海边缘海相比,东海是中国海洋生产力最高的海域。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2001年7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下图示意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其他边缘海相比,东海海洋生产力最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海域和大陆架平坦宽阔,海水透明度大②海域的水温较高,海水盐度较大③沿岸有众多水系、河流注人,径流量大④沿岸人口密度小,人类捕获量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2001年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重要性主要在于能够(     
A.保障我国民航飞机提供飞行安全
B.准确预防各种海洋自然灾害风险
C.有效地保护我国的海洋国土安全
D.帮助各国民用船舶通行精准导航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3 . 可燃冰被视为21世纪新型绿色能源,科学家估计,全球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可供人类使用约1000年。2021年4月7日,我国首台海底可燃冰资源勘探和开采设备——“海牛Ⅱ号”在南海海域超2000米水深处成功下钻231米,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回答问题。

1.“海牛Ⅱ号”的研发和应用,利于我国(     
A.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增加土地资源供给B.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经济
C.提高海洋资源勘采技术,保障能源安全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
2.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存在于低温高压的环境中,如果开采不当,会导致可燃冰挥发,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加剧温室效应B.产生海啸等灾害
C.直接污染海水D.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2022-05-17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东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届地球科学知识竞赛强化训练地理试题4

4 . 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北海沿岸正式投用。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漂浮式海上风电站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发电量更大B.适用范围广C.建设成本低D.海洋污染少
2.与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灾害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海水受温度、盐度、运动等因素的影响,结冰期通常比陆地水域结冰期短。海水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分,其盐度大大降低,成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我国渤海每年冬季结冰期较长,潜在可利用淡水资源达1000亿立方米。下图为2019年2月渤海海冰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冰最丰富的海域是
A.①B.②C.③D.④
2.有人建议开发渤海海冰资源,理由可能是
A.开采海冰的成本较低B.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缺乏
C.开采海冰的难度较小D.海冰资源丰富且不易枯竭
3.大规模开发海冰资源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A.海水污染加重B.海水盐度升高
C.海洋灾害加剧D.生物多样性减少
2020-05-11更新 | 796次组卷 | 10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19-2020学年高三5月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