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在地面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其平均直径为200-300米,最小不过几十米,极少数可能达到1000米以上。形成后,一般维持十几分钟到几小时,出现和消失都十分突然。5月中旬以来,武汉、苏州等地遭遇了龙卷风袭击。统计数据显示,春季和夏季为我国龙卷风多发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龙卷风多发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龙卷风高发的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
②平原地形,利于冷暖气团交汇
③地形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弱
④因地形阻挡暖湿气流抬升
⑤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下列有关龙卷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历时较短危害较轻B.因为影响区域广危害严重
C.因为风力大可用于风能发电D.在现有科技水平下,很难进行有效预报
2021-05-31更新 | 57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题

2 . 2023年4月19日0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4月19日08时至20日08时,新疆南疆盆地和东部、内蒙古大部、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局地有强沙尘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沙尘暴天气增多的原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西南地区大范围毁林开荒B.私家车使用量增加
C.降水异常偏多D.蒙古国过度放牧
2.面对已经来临的沙尘天气,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开窗通风B.植树造林C.车辆停在广告牌前避风D.外出戴口罩
3.下列工业部门,受沙尘天气影响最大的是(     
A.精密仪器生产B.钢铁工业C.服装加工D.电解铝工业
2024-05-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3-2024学年高三9月诊断性测试地理试卷

3 . 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京津冀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将达到200~450毫米,局地累计降水量甚至达到700毫米以上。本轮降水涉及多个省份和直辖市,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伴随着一定极端性和致灾性。图为京津冀地区本轮极端强降水成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本轮强降水的原因包括(     
①副热带高压势力强②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③夏季风输送大量水汽
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频繁⑤太行山背风坡气流下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2.京津冀地区受本轮强降水影响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有(     
A.滑坡、泥石流B.洪涝、地震
C.寒潮、大风D.雷电、低温
3.推测本次京津冀地区强降水期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状况为(     
A.高温多雨B.寒冷干燥C.炎热干燥D.温和多雨
2024-01-27更新 | 498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4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图例中数字代表的灾害类型:①冻融、冰川为主,②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③沙漠化为主,④黄土塌陷、水土流失为主,⑤岩溶、塌陷为主。
1.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②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③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④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2.下列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①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③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⑤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④加剧的主要原因
3.图中灾害②和灾害⑤的成因相同的一项是(  )
A.石灰岩地貌B.断裂发育
C.地形崎岖D.多暴雨且集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2-13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11年11月2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车在甲地成功发射。通常航天发射基地建立应考虑气候、地势、地球自转速度、交通、人口密度和安全性等条件。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作为航天发射基地主要因为 (  )
A.地处热带,气候条件适宜B.自转线速度小,节省燃料
C.靠近沿海,符合安全需要D.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高
2.乙地主要自然灾害有 (  )  
①飓风②泥石流③冻害④火山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6-11-26更新 | 796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6 . 2022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遭遇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直至11月中旬,南方地区大多还处于干旱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干旱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诱发了重庆附近的森林火灾,因救援迅速,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由于降水持续偏少,长江径流量较往年偏低,长江口出现了微咸潮现象,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     
①群发性       ②联系性       ③区域性       ④不可抗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防灾减灾,推测下列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利用BDS技术迅速准确地算出受灾面积
B.利用GIS技术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评估风险
C.利用GNSS技术准确获取干旱中心并及时补水
D.利用RS技术准确获取火灾的中心并实施救援
2024-01-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蓝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7 .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台风C.泥石流D.干旱
3.关于洪涝灾害说法正确的是(     
A.只发生在多雨季节B.常引发泥石流和风暴潮
C.多发生在河流中上游地区D.破坏力不断累积导致危害严重
4.中国也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     
①地处东亚季风区
②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
③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
④干旱区面积广大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监测寒潮、台风灾害移动路径,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数字地球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24-01-18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新疆,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和植被条件特殊,一次强降水事件就很容易引发洪水灾害。下图示意1980-2019年新疆南部一般性暴雨洪水灾害事件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多发的地区是(     
A.阿克苏地区B.哈密市C.和田地区北部D.吐鲁番市
2.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新疆南部暴雨洪水灾害造成损失较小的主要人文因素是
A.人口素质B.暴雨次数C.基础设施D.经济发展水平
3.暴雨洪水对塔里木河流域的短期影响可能主要是(     
A.气候趋于温和湿润B.河流沿岸农牧业受损
C.河流航运能力减弱D.土壤肥力显著提高
2023-07-17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9 . 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年代

1950-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9

重大自然灾害次数

20

27

47

63

82

经济损失(亿美元)

385

690

1242

1929

5385

1.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     
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
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
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
2.20世纪后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     
A.暴雨造成的水灾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
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D.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
3.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     
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
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
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2-10-26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沙尘暴是指地面尘土沙粒被卷入到空中,使空气混浊的一种天气现象,其形成需要三个条件:沙源,不稳定的天气和平流运动。自2021年3月份以来,蒙古国持续高温干旱,形成强大的蒙古气旋,14日夜间到15日凌晨,在亚洲冷高压的推动下,蒙古气旋东移南下,进入到我国境内,3月15日,强沙尘暴侵袭我国北方12个省市,形成我国近十年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此次沙尘暴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蒙古国3月份降水量在100mm左右,气温高,土质疏松,形成大量沙源
B.持续高温天气,导致沙尘被长距离输送,到达我国北方各地
C.由于人口增多,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破坏是形成沙尘暴的直接原因
D.强大的气旋将沙尘托举至高空,被高空气流携带南下,影响我国北方各地
2.与正常天气状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少B.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常伴有暴风雪,大风、增温现象
3.针对此次沙尘暴的防治措施中叙述正确的是(     
A.加强国际协作,共同治理沙尘源是关键
B.改变干旱的气候环境,避免沙粒尘土裸露地表
C.加大植树种草的范围,阻挡沙尘暴的传播
D.抑制不稳定的天气发生及发展过程,消灭起沙条件
2021-05-08更新 | 606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