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枯竭型地区振兴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2008年3月,阜新市被确定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2008年10月,辽宁省启动实施“突破阜新”战略。阜新市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发挥资源优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种植和经营,将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完美融合,走上了绿色转型之路。如今的阜新已由“矿竭城衰”变身为物阜民丰、焕然一新的活力之城。图1为阜新市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变化图,图2为阜新市地区工业部门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阜新市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变化最大B.第二产业产值持续下降
C.第三产业主导地位更明显D.三大产业变化均不明显
2.为促进阜新市可持续发展,以下战略可行的是(     
A.扩大煤炭开采,延长产业链条B.扩大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
C.停止煤炭开采,促进产业升级D.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
3.“矿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现代农业,其主要依据是(     
①矿区有大量废弃土地,人均土地资源丰富②现代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③交通条件优越④现代农业能承载更多劳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在计划经济年代辽宁曾经撑起了中国工业的脊梁,但遭遇了市场化危机后辽守经济停滞不前,GDP也出现断崖式下滑。为打做窘境,政府作为“促进者、指引者和激励者”为辽宁今日和未来发展谋划战略。2019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美国英特尔计算机公司、法国雷诺汽年公司、国内的华为、腾讯等重大项目落户辽宁。曾经步厦蹒跚的辽宁重现经济活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宁经济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是(     
A.矿产资源枯竭B.产业结构失衡C.大量人才外流D.城市化水平低
2.2019年,多项重大项目落户辽宁的最主基原因是(     
A.土地价格低廉B.交通通达性高C.工业基础较好D.高校人才云集
3.下列叙述中符合辽宁因地制宜发展方向的是(     
A.培养科技人才 全力向高精尖方向转移B.采用清洁生产 培育规模化资源型工业
C.从制造到智造 运用高科技装备老工业D.积极产业转型 发挥旅游辐射带动作用
2023-02-27更新 | 677次组卷 | 15卷引用:2.3辽宁阜新的转型与发展(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 . 焦作市煤炭、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业基地。20世纪末,为了解决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问题,焦作积极推动工业多元化,形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能源和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同时发展山水旅游,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下图示意焦作市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焦作市发展煤炭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矿产丰富,水源充足B.位置居中,交通便利
C.科技先进,环境优美D.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
2.资源型城市往往会在资源枯竭后走向衰落,根本原因是(     
A.产品附加值低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单一D.劳动力成本上升
3.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借鉴的“焦作经验”是(     
A.依据优势资源,培植新型替代产业B.利用人力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引进资金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依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4 .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2.为了改变工业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
B.压缩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
2023-02-10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2.3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5 .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长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2.资源型城市一般要经历建设一繁荣一衰退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做法合理的是(     
A.将资源开采集中到赢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2023-02-08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2.3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6 . 黑龙江省伊春市素有“祖国林都”、“红松的故乡”之称,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森林资源型城市,现已形成了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确定其为国家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结合下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

1.影响伊春市经济转型的阻力是(     
①环境的恶化②资源开发③人口规模小④人才规模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伊春市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潜力有(     
①大力开发森林资源②大力发展生态旅游③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木材深加工④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矿产资源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02-07更新 | 317次组卷 | 8卷引用:2.3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7 . 鲁尔区曾是在煤炭资源传统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鲁尔区经济开始衰退。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进行综合整治。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经济再度崛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得益于(     
①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②便利的水陆交通③广阔的市场④充沛的水源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尔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的是(     
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B.世界性钢铁过剩
C.煤炭资源枯竭D.新技术革命冲击
3.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有(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②治理污染,美化环境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发展科技,推进产业转型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1-21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2.2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德国鲁尔区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兴盛期-替代能源冲击的衰退期-产业转型的复兴期三个阶段。埃森市是鲁尔区的转型代表,关税同盟矿区为其中最重要的地标,是鲁尔区从兴盛到衰退再到转型的缩影,开创了一条"工业文化之路",成为世界上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典范。下图为埃森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埃森市产业转型复兴阶段(     
A.摒弃传统产业,优化工业布局B.建设商业中心,提高生活质量
C.拆除工业厂矿,治理环境污染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2.埃森市产业转型中,保留工业遗产,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是(     
A.延续城市文化记忆B.改变城市内部结构
C.提高了城市化水平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2022-12-26更新 | 1130次组卷 | 17卷引用:热搜题 鲁教版选必2 第二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见下图),瓷土资源丰富,质量好。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宋代以后的元、明、清,景德镇皆以生产宫廷御用瓷而著名,被称为“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质地细腻如玉,品质晶莹剔透,依托水运经广州出口,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

(1)简述景德镇陶瓷自宋代以来享誉世界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我国陶瓷生产中心南移。至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大批陶瓷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2)分析景德镇瓷业生产逐渐衰落的可能原因。

21世纪初,景德镇3000余家企业中,80%以生产陈设艺术陶瓷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市场对日用、卫生、建筑陶瓷的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该类型的陶瓷生产规模小而分散。某校围绕景德镇陶瓷生产开展了研学活动,甲同学认为景德镇陶瓷生产应向日用、卫生、建筑陶瓷类方向发展,乙同学认为应向高端艺术陶瓷方向发展。

(3)你支持哪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2-11-24更新 | 751次组卷 | 5卷引用: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1-22高三下·湖北恩施·阶段练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海道是日本第二大岛,曾是日本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以食品工业为主,目前旅游业和服务业发达。位于其中部的夕张市是日本著名的煤炭城市,总面积763平方公里。夕张市是围绕煤炭而发展起来的,在繁荣时期煤炭产量占到北海道的20%,人口达到11.7万人,被誉为“煤炭之都”。夕张市采煤始于1890年,至20世纪60年代煤炭产业开始衰落,煤矿开始陆续关闭,当地人口逐渐减少。2006年7月夕张市政府宣布破产,截至2012年,夕张市人口不足1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鬼城”。下图示意夕张市的地理位置及地形。

(1)简析夕张市早期煤炭开发面临的不利条件。
(2)简述夕张市在20世纪60年代后煤炭产业开始衰落的原因。
(3)简述日本夕张市政府破产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警示。
2022-10-02更新 | 594次组卷 | 10卷引用: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