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枯竭型地区振兴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3 道试题

1 . 作为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诞生地,玉门油田始建于1939,解放前的十年间,玉门石油产量占同期全国产量的90%以上,经过多年的开采后面临资源枯竭和经济转型的阵痛。国务院三次公布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单中,玉门市赫然在目。而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方面,德国的鲁尔区是典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玉门和德国鲁尔区陷入衰退的共同原因是(     
A.煤炭工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单一
B.传统工业的衰退,世界市场需求减少
C.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严重
D.处于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外流严重
2.玉门城市转型已刻不容缓。玉门这座“年轻的老城市”该何去何从,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A.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提高油气利用效率
B.放开人口生育政策,加快城镇化进程,
C.大力招商引资,扩大国际商品出口
D.建设综合利用产业群,发展新能源和旅游产业
2024-01-26更新 | 268次组卷 | 4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1月)地理试题

2 . 20世纪50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政府将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困境。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中可能会出现“荷兰病”的是(     
A.石家庄B.桂林C.拉萨D.鞍山
2.这类城市要避免“荷兰病”的出现,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关停资源型企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B.完善交通网,加强对内对外联系
C.合理规划,保护环境,完善基础设施D.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该市煤铁等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湿地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2010年前曾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煤城”,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现仅有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一所科研院校,科研机构也很少。下图为2010—2020年双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比重统计图。

(1)根据材料,归纳2010—2020年双鸭山市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
(2)推测双鸭山市近年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
(3)请根据双鸭山市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其因地制宜的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今日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西省霍州市曾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随着煤炭资源日渐枯竭,一度面临“煤竭而衰”的困境。2011年,霍州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材料二:随着我国“煤改气”能源消费政策的推行,我国煤气、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城市燃气和工业用气仍是煤气、天然气消费的主力,华北地区是全国消费量最大的区域之一。

(1)列举霍州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表现。
(2)简述我国实施“煤改气”政策对华北地区的积极影响。
(3)请为衢州市转型发展提出建议。
2024-04-23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阜新取“物阜民丰,焕然一新”,曾有“煤电之城”的美誉,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能源基地之一。随着大规模的开采,阜新煤炭资源趋于枯竭。2000年,经济跌入低谷。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阜新市的煤电工业产值一直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到2001年,矿区仅剩3.3亿吨可采储量。阜新市GDP仅占辽宁省的1.4%,在辽宁14个地级市中GDP处于末位。2001年底,下岗职工12.9万人,占阜新职工总数的36.7%。辽宁省公安厅曾将阜新列为该省最不稳定的地区。阜新矿区采煤形成的沉陷盆地和露天坑占阜新面积的1%,海州露天矿破产关闭留下的矿坑,比杭州西湖还大。矿坑周边地表沉陷,矿坑内残煤自燃,热气腾腾,烟雾缭绕,有害气体日平均浓度超过标准值。

(1)归纳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

材料二:阜新市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后,经过多次努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及配套、能源、化工四大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取得积极进展,创新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取得成效。

(2)概述阜新市的治理经验给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带来的启示。

材料三:多特蒙德位于德国鲁尔区东部,曾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鲁尔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和阜新市一样,由于煤炭资源枯竭,原有产业结构面临全面转型,产业转型瞄准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和微型机电系统、电子商务和电子物流等产业。图1为多特蒙德和阜新生产总值比较,图2为多特蒙德和阜新在产业转型时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示意图。

(3)结合材料三,指出导致多特蒙德和阜新转型发展方向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2024-04-16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伊春市被誉为“林都”、“天然氧吧”、“红松故乡”,林区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早年伊春沿溪修建森林铁路。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被废弃。2008年伊春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2013年底宣布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当地的工资、医疗费拖欠现象一度十分严重。左图为伊春市地理位置图,右图为2010~2020年伊春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

(1)简述2010年以来伊春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2)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围绕一、二、三产业说明伊春市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7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江苏省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是我国重要交通枢纽,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煤炭、水泥、机械是这座老工业城市的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随着严控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产能规模等政策的实施,徐州逐渐陷入发展的瓶颈期"。


(1)根据上述材料,20世纪90年代,徐州陷入发展“瓶颈期”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家经济结构调整②徐州交通设施不完善③国内建材市场需求小④产业结构单一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立足煤炭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本世纪初徐州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A.房地产为主第三产业B.新型建材(以煤渣、煤矸石作为建筑材料)
C.精密仪器和仪表生产加工D.铝材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

徐州市工程机械产业具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产值最高和产业集群规模最大的城市。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徐州发展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区位优势。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全省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人均GDP占全省的比重(%)三个区域,省内区域经济差异显著。为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自2006年起江苏省制定并实施苏南、苏北共建产业园建设项目。


(4)在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苏南可以向苏北地区提供的生产要素可能是________(A、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   B、技术   C、资金   D、劳动力)。苏北可以向苏南地区提供的生产要素可能是________(A、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   B、技术   C、资金   D、劳动力)(单选题,每个选项只能用一次)

徐州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新能源产业发展蔚然成势。目前,徐州市已形成以新能源、煤电能源两大主链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涵盖晶硅光伏、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电力、煤炭电力等多个细分产业。

(5)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角度,阐述徐州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对该市的积极影响。
2024-02-23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地理——旅游地理]

石嘴山市石炭井矿区位于贺兰山北段腹地,因出产“太西煤”而享誉国内外,煤炭累计探明储量达10亿吨。20世纪50年代,为保证酒泉钢铁厂和包头钢铁厂的煤炭供应,国家开始投资建设石炭井矿区,高峰时拥有十多万人口。2002年,石炭井矿区大面积关停。2008年,国务院将宁夏石嘴山市列入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发展工业旅游成为拥有大量工业旅游资源的石炭井矿区转型的重要手段。石炭井工业旅游特色小镇依托保存较为完整的生活设施建筑物和街区,打造集观光、影视、休闲、娱乐、运动等为一体的工业旅游影视基地,《山海情》《我的父亲焦裕禄》《万里归途》等众多影视作品在石炭井取景。



(1)说明石炭井矿区发展影视特色产业旅游的劣势。
(2)请为石炭井工业旅游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2-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卷

9 .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逐渐兴起的城市,其人口结构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变化。图为2000~2020年中国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人口数量、人口老龄化程度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段资源型城市比非资源型城市(     
A.人口老龄化程度高B.人口数量增长快C.人口老龄化速度快D.老龄人口数量多
2.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A.发展康养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B.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一产业
C.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劳动密集产业D.老龄人口外迁,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2024-02-06更新 | 641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第一次统练)

10 . 铜川市(位置见图)经济发展长期依赖煤炭和水泥产业,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透支,一度沦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并于2009年被评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之后铜川市走上转型发展之路。铜川市是药王孙思邈的故里,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共有中草药600多种,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该市积极发展中药材产业,使全市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研发、文化、服务全面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铜川市一度沦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严重B.冬春季沙尘天气频发
C.冬季燃煤取暖D.工业废气排放量大
2.铜川市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有(     
①优化产业结构②延长产业链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④加强水土保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铜川市在发展中药材产业过程中,最迫切需要(     
A.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B.增加中草药种植种类
C.加大科技投入D.完善物流运输链
2024-02-05更新 | 39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