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水能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全长540千米,流域面积20197平方千米。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对疏勒河流域的开发力度,成果显著。下图为疏勒河水利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防洪和发电B.发电和灌溉C.航运和灌溉D.航运和养殖
2.推测疏勒河流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A.流域盐碱化程度减轻B.河流下游的草原增加
C.流域内的降水量大增D.流域环境承载力增大
2022-04-1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尔逊河流域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几种地形交接的位置形成了很多陡坡,河流在这些地段形成了急流、瀑布。为开发纳尔逊河流域的水能资源,当地政府在流域内多处河段进行了梯级开发。为了增加纳尔逊河的发电量,当地建设了丘吉尔河引水工程,把约80%的丘吉尔河的流量引入纳尔逊河,并在纳尔逊河建立了较多水力发电工程。纳尔逊河流域是加拿大重要的农业区,而流域大部分地区产流偏少。图为纳尔逊河流域简图。

(1)简述纳尔逊河流域开发水电的原因。
(2)推测引水工程对丘吉尔河产生的不利影响。
(3)纳尔逊河水力发电工程发电量春季明显大于冬季,分析其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距今8000万年的地质时期,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还是一片海洋。随着板块运动,青藏地区隆起逐渐形成高原,并向东西两端释放压力,在东端,它遭到扬子板块的顽强抵抗。短兵相接之处,形成了独特的横断山区地貌景观,该区域被称为三江并流区,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为其中之一。

材料二   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位置见图)。大坝在建设中应用了全面感知、真霎分析、实时控制的闭环智能控制理论,利用物联网、无线传输、天数据等技术,实现监州数据的数字化在线采集、实时传输、存储与动态分析的智能制造技术。水库建成后,6-8月按汛期限制水位运行,9月蓄至最高水位,5月底降至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

(1)描述横断山区“独特”的地貌景观特点并推测其形成过程。
(2)分析在金沙江下游建设白鹤滩水电站的原因。
(3)指出与传统大坝建设相比,采用智能制造技术的优势。
(4)从气候特点角度说明水库水位运行机制的合理性。

4 . 洮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倾山东麓,是黄河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洮河干流上游地势相对平坦,草原广布;中游多高山峡谷,森林草原覆盖好;下游为黄土丘陵农业区,植被覆盖较差。流域内工业很不发达,除机械修配、农牧副产品加工外无较大工业。下图为洮河流域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制约洮河水电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A.流域面积小B.地形起伏小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河流含沙量较大
2.洮河流域内工业很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地理位置偏远 ②能源短缺 ③交通运输落后 ④经济发展水平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与上、中游相比,洮河流域下游开发应注意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土地荒漠化B.物种锐减C.水体污染D.水土流失
2022-01-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考古证明,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古埃及人就在尼罗河上游两旁的高地和丘陵地区开始农耕,后因气候干旱移到河谷,然后向北沿尼罗河延伸,形成灌溉农业带。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月-10月定期定量的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前,每年都能在泛滥区上直接耕种。后来,古埃及人修建一系列水利工程,保障着灌溉农业带大量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的生长,因此被誉为“沙漠里的大粮仓”和“地中海世界的花园”。下图示意埃及地理位置及农业分布。

(1)推测早期古埃及人在上游河谷两旁的高地和丘陵地区耕作的原因。
(2)说明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前,每年都能在泛滥区上直接耕种的原因。
(3)分析尼罗河泛滥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土质条件
(4)1970年,埃及在尼罗河上建成了阿斯旺水坝,坝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库—纳赛尔水库。评价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下游灌溉农业区的不利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圭亚那地处南美洲北部,该国河流广布、矿产丰富,但电力资源短缺。埃塞奎博河为圭亚那最大河流。

材料二:图为“圭亚那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图”。

(1)分别写出甲、乙两地的植被类型名称。
(2)简析乙地降水较少的原因。
(3)推测图中大坝的主要功能并说明该大坝建设在此处的合理性。
2023-09-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2022年是中国和阿根廷建交50周年。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极地科考、能源开发等领域持续深入合作。图为阿根廷及周边地区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每年春季,来自阿根廷的苹果、梨等美味水果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

(1)分析阿根廷水果在春季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

南美小城乌斯怀亚(Ushuaia),是世界最南端的港口城市,我国雪龙号科考船多次在这里停靠补给。

(2)说出乌斯怀亚成为南极科考重要补给站的原因,并推测科考船在此补给的主要物品。

基塞水电站是中国与阿根廷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49.5亿千瓦时,满足150万阿根廷家庭罗的日常用电。

(3)说出“基塞”项目对阿根廷的意义。
2023-09-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地理试题

8 . 泉州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泉州市建设输水渠连通多个水库,辅以水闸等设施,基本建成了“上蓄下引、河库连通、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环境优美”的大水网调配系统(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泉州市水能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分布均匀B.西北多东南少C.东多西少D.南多北少
2.泉州市建设大水网调配系统主要因为其东部沿海(   
A.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B.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C.河流的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D.河流流量小,水运需求量较大
3.水网调配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调节输水量B.增加调水总量C.保障调水水质D.维持生物多样性
2024-05-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几千年来,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使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变成了沙漠中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走廊”,孕育出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材料二:阿斯旺大坝位于开罗以南约900千米处,水库总库容为1689亿立方米。枢纽建筑物包括大坝、引水工程和电站。电站装机容量为210万千瓦。一方面,纳赛尔水库具有灌溉、水力发电和防洪等作用。另一方面,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也给埃及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材料三:尼罗河和阿斯旺大坝图

(1)分析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增强作用。
(2)推测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负面影响。
2024-03-31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B1、B2、B3)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工程和________工程。
(2)图中B3调运的能源主要是水电,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意义。
(4)2017年5月10日至7月12日,我国在位于南海的C海区试采新型能源可燃冰成功。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下形成的,推测我国陆上可燃冰可能的集中分布地区,并简要说明我国试验开采可燃冰的重要意义。
2021-08-2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章整合与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