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红树林植物具有支柱根(自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最后插入土中,形成弓状的稳固支架,纵横交错)、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便于通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可贮藏空气)、“胎生”(没有离开母树的果实时就开始萌发,长出1330厘米绿色棒状胚轴,下端粗大顶端渐尖,脱离果实时坠入淤泥中,数小时内即可扎根,生长成为独立的植株,胚轴组织疏松含有空气。可长期漂浮海上而存活)、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的特点。海南岛是我国红树植物分布最丰富区。左图为海南岛位置图,右图为红树林景观图。

(1)推测红树林的根对潮间带环境适应的表现。
(2)说明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3)说明红树植物种子(胚轴)可以长期漂浮海水进行远距离迁移应具备的特性。
(4)分析海南岛成为我国红树植物分布最丰富区的原因。
2024-03-08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23-24高二下·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疆乌恰一康苏地区位于天山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18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600mm。下图示意新疆乌恰一康苏地区地形剖面与植被垂直分布,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A.草地IB.草地ⅡC.草地ⅢD.草地Ⅳ
2.图中M附近出现荒漠区,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蒸发旺盛B.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少
C.坡度陡,地表水缺乏D.土层浅薄,土壤颗粒细
3.下列四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是(     
A.草地ⅢB.草地ⅣC.人工防风林D.农田区

3 . 土层厚度作为土壤的关键属性,决定了生根空间、水分和养分储量等影响植物生长的一系列条件。为探究不同土层厚度下山地枣树土壤水分状况及耗水量,某地理兴趣小组构建足够大且可控制的土体空间,设置2m3m4m5m6m共五种土层厚度的试验区,对其土壤水分进行定位观测。研究表明,厚土层与浅土层枣树的发育机制相反。下图示意该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枣树生育期耗水量的统计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生育期的进行,枣树整体耗水量(     
A.先增加,后减少B.持续增加C.先减少,后增加D.持续减少
2.在浅土层环境下,枣树(     
A.根系发育增强B.枝干生长迅速C.吸水能力下降D.养分储量减小
3.图示厚土层内土壤水分越多,枣树(     
A.发育状况越差B.水分需求越小C.蒸腾速率越高D.消耗水量越少
2024-02-27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气候作为地理环境因子之一,使植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并通过叶片的大小、颜色等体现出来。图5示意世界不同地区植物叶片形态,其中叶片①较大,全年呈深绿色;叶片②以小叶为主,质地薄,夏季葱绿、冬季落叶;叶片③常绿、叶小、厚革质;叶片④呈2针一束,刚硬。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具有①、②、③、④叶片形态的植物分别适宜生长的地区可能是(     
A.印度尼西亚、中国北方地区、西班牙南部、俄罗斯东部
B.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东部、西班牙南部、中国北方地区
C.西班牙南部、中国北方地区、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东部
D.西班牙南部、俄罗斯东部、印度尼西亚、中国北方地区
2.由叶片③的性状可推测当地(     
A.夏季高温多雨B.夏季炎热干燥C.全年炎热干燥D.冬季寒冷干燥
3.叶片①和叶片②的颜色存在季节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避难所通常是指在气候变恶劣的条件下动植物能够存活的区域。生物避难所能在冰期保护原有及迁入物种免遭劫难,受保护物种在冰期后以此为起点,借风力、流水、动物等媒介扩散并演化出亚种和新物种。第四纪冰期长白山和朝鲜半岛是温带针阔混交林最重要的两个避难所。下图示意中国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植物的避难所与扩张路线。

(1)推测第四纪冰期温带针阔混交林树种在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扩散的有利条件。
(2)分析温带针阔混交林在第四纪冰期由长白山大规模向朝鲜半岛扩散的原因。
(3)第四纪冰期结束后温带针阔混交林树种多样性显著提高,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024-02-06更新 | 145次组卷 | 25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火灾发生后,森林生态系统的微气候、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植物群落结构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对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年份火烧迹地进行了研究。左图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阳坡土壤碳储量比较,右图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阴坡土壤碳储量比较,对照区为非过火区域。土壤碳包括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土壤有机碳(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主要分布于土壤上层。

(1)简述森林火灾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2)与对照区相比,指出3年火烧迹地0-20cm土层土壤碳储量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推测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较好的坡向及原因。
(4)在草本植物、苔藓地衣、乔木、灌木中,选择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并说明理由。

7 . 湿地中碳来源主要是植物固定的C02、原地风化、有机质降解以及外部输入。广西钦州湾滨海沿岸沙井港湿地是一个有机碳储量丰富的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港口建设、海岸带开发等人类活动影响,沙井港湿地生态系统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下图为沙井港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植被茳芏(草本),桐花树(乔木)群落的柱状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沙井港茳芏、桐花树群落柱状沉积物有机碳垂直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桐花树群落与茳芏群落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均在30~70cm范围内
B.在0~40cm范围,桐花树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C.在0~100cm范围,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不断升高
D.在0~100cm范围,桐花树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变幅较大
2.沙井港茳芏、桐花树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出现最大值的土层深度不一样,原因最可能是(     
A.植物凋落物差异B.植物固碳效率差异
C.地下径流输入差异D.植物根系深度差异
3.桐花树是红树林重要树种,比茳芏群落更适合应用于在沙井港地区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中,其原因不可能是(     
A.桐花树有较强的繁衍和适应能力B.桐花树具有泌盐结构
C.桐花树群落更替较快D.桐花树根系支撑能力更强
2023-12-29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岭南珠江三角洲食蚝、养蚝的传统历史悠久,而使用生蚝壳(主要由碳酸钙构成,外层为高致密的硬化蛋白)砌筑墙体的习俗则可追溯至唐朝。古人先用铁丝或藤条把蚝壳串成一个整体,然后再用烧制的蚝壳灰、黄泥、红糖、熟糯米拌上后,再把蚝壳墙黏好。生蚝在我国沿海各个地区都有人工养殖,而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出产的“程村蚝”是中国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牡蛎(又称生蚝)活体水产品,当地近6000亩的连片红树林守护着近30000亩的滩涂海域,为生蚝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群落,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三角地区形成蚝壳墙这一建筑特色的原因有(     
①能防潮   ②具有降温功能   ③节省建筑成本   ④能防酸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程村蚝”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牡蛎活体水产品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生蚝养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B.滩涂面积广,生长空间大
C.红树林面积广,生态环境好D.珠三角地区,市场广阔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红树林具有的适应性特征是(     
A.植株较矮B.发达的根系C.为纸质叶片D.生长速度慢
2023-12-01更新 | 484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纳米布沙漠(图1),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在环境极为严苛的沙漠中,一种名为那拉瓜(图2)的植物却顽强地生存下来,并稳定着沙漠的生态环境。那拉瓜根系长达50米,叶片完全退化消失,绿色的硕大果实和茎秆上遍布尖刺,植株矮小匍匐于地,形成密集的灌丛。一株那拉瓜可在沙漠中生存100多年,风沙受其阻挡,会在其内部及周围堆积形成高达10米,半径达40米的风积生物地貌——灌丛沙丘。



(1)说明那拉瓜为适应严苛的沙漠环境而演化出来的生态特性。
(2)推测以那拉瓜为主体的灌丛沙丘的形成过程。
(3)简述那拉瓜植物群落对稳定沙漠生态环境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2023-10-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上生物多样性丰富,自北向南依次为森林一草原一森林。研究表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上的植被受气候变暖影响显著,其中气温变化对植被的影响比降水更大。下图示意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上的自然带类型。



(1)简述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条件。
(2)与其他分区相比,Ⅲ区域未形成森林带,请说明原因。
(3)受气候变暖影响,指出北京森林站周边植被退化的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